|
本帖最后由 梓凝 于 2012-6-24 18:43 编辑
厦门港内贸集装箱业务冲击百万 成为集装箱业务的生力军
在不断巩固“世界集装箱强港”实力的同时,厦门港也在苦练“内功”,大力发展内贸箱业务。记者日前从厦门港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全港内贸箱完成55.6万标箱,比增16.4%,预计今年内贸箱将首破100万标箱,成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业务的生力军。
港口是厦门的生命线。一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业务发展,尤其是今年获批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以来,要求全面做大做强厦门港,在重视外贸集装箱的同时,积极发展内贸箱,使港口业务全面、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厦门港在国内、国际上的地位。
厦门港口管理局介绍,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大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下滑明显,在此不利情况下,厦门港迅速改变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内贸集装箱发展,不断吸引内贸航运业务落脚厦门港,使内贸箱成为发展亮点。去年,厦门港内贸作业船舶1800多艘次,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91万标箱,与2005年相比,增长超过200%。
为了继续做大做强内贸箱业务,厦门港积极分析发展难点,认为,内贸集装箱业务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形成较大规模,而码头资源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内贸集装箱泊位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这造成了内贸船舶装卸作业效率低、船舶候泊时间长等症结。为此,厦门港口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协调外贸码头兼做内贸集装箱、恢复内贸集装箱码头作业功能、协调租用外贸集装箱码头泊位等方面,来破解船舶作业效率低、等泊时间长的难题。比如,将嵩屿3#泊位划为内贸专用泊位,将富余设备供内贸船舶作业,以缓解生产压力;协调东渡、海天、象屿三个码头,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灵活有序安排内贸船舶靠泊计划,从而缩短船舶在港等泊时间。
经过一系列协调和有效的措施,目前,内贸集装箱船舶作业单机平均效率达30自然箱/小时,较以往提升近50%,内贸集装箱船舶的等泊时间大大缩短。
下一步,厦门港将进一步提高内贸集装箱作业效率,结合港区功能调整整合工作,争取增加内贸集装箱作业码头数量,拓宽外贸码头兼作内贸集装箱功能,全面提升厦门港内贸集装箱作业能力,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铺垫。
为进一步加快港口生产发展,推进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厦门港口管理局采取了5项举措大力推进厦门港口生产:一是进一步明确生产任务,增强紧迫感;二是进一步落实补贴政策,调动积极性。为扶持集装箱业务发展,该局积极研究制定2012年港口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集装箱国际中转、内支线中转、海铁联运和内贸箱增量等业务补贴力度,鼓励港航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有效地推动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今年前5个月,全港国际中转完成12万标箱,比增20%;三是进一步拓展货源腹地,培育支线港。成功推动中远货运厦门公司新辟“围头-厦门”内支线,吸引了泉州货源运往厦门中转(目前已运行3航次)。此外,还扶持中远货运厦门公司筹备“东山-厦门”内支线,推动厦门港务集团在潮州小红山建设内支线码头,支持港务集团内支线营运船舶“小变大”改造,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完善内支线网络。今年前5个月,全港内支线完成17.1万标箱,比增109.5%;四是进一步优化码头资源,提升内贸箱作业能力。为破解当前内贸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的问题,该局协调将嵩屿3#泊位划为内贸专用泊位,统筹东渡、海天、象屿三码头内贸船靠泊计划,协调原东渡1#泊位恢复内贸船装卸,有效地促进内贸业务的发展。今年前5个月,全港内贸箱完成55.6万标箱,比增16.4%;五是进一步研究优惠政策,促进航运业发展。该局拟从做大做强航运企业、扶持发展航运金融、促进航运要素集聚、引进航运人才、支持省货省运、拓展港口腹地等方面进行政策配套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