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799|回复: 20

常州,运河之魂(独发高楼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0 12: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uhee 于 2012-5-20 13:23 编辑

  千百年来,常州人邻水而居,商贾依桥而市,企业傍河而兴。长江,太湖由运河连接,形成独有的江湖汇秀。与马家浜文明不同的是,6000年前的圩墩遗址,先民虽已掌握了耕种技术,但发掘出较多的石器工具,证明当时的人们以渔猎和采集为主。水脉就是先民的命脉,从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江南运河开始,常州这座城市的命运就和运河紧紧相连。


武魂:南人北相

    春秋时,季札就尝试把中原文化融入本地土著文化,晋、唐、宋,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南迁,北方知识精英大批南下,带来了知识、资金、先进生产力,与太湖流域土著独有的睿智、尚武相冲撞,形成了常州人特有的豪情。《诗经·常武》有云: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汉书·地理志》也有“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的记载。

   当其他吴文化地区,沉寂在雨巷、石桥,流水人家的风情里,微醉在“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的意蕴中时,常州人却独独承担起了吴地人特有的“断发纹身,好勇善战”,这或许说是吴文化的幸运。

    方言里的南北交融,暗喻着这个城市的 “南人北相”个性:温婉却内含豪爽,讲着有棱有角的常州方言,六千延陵勇士追随霸王北上代秦军,所挡者破,所击者服;孙权在此屯田万亩,屯兵上万,用武进来命名这片土地,寓意“以武而进”;当号称“铁城”的苏州不战而降,抗元名将王安杰率常州守城2万军民阻击蒙古铁骑20万,全城誓死不降,元丞相伯颜只能留下一句“纸城铁人”的敬佩;郑和七下西洋,征用的水手,一半以上是常州府的子弟。

    兵部尚书唐荆川用着同乡展昭开创的阳湖拳,痛击倭寇。起于漕运的清帮,十八个常州堂口,大批清帮弟子进入上海,从事各种行业;新中国开国将军王诤,以及随后23位武进籍将军的为国效命……“武”这个字在这座城市深深留下了烙印,“常武”也成了分割不开的名号。


文魂:武人文相

    不知何时常州开始有了“龙城”这个别名,正应了刘禹锡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时间文人辈出,考科之盛,引得白居易,陆游,王安石,苏东坡在此夜游。若是有机会泛舟常州的古运河,得三五知己,一二高人,难遇鸿儒,那么沿途就能听到运河边的那些传说。

    皇帝御赐给当地四大科举世家的“双桂坊”“椿桂坊”“早科坊”“世科坊”;一门出了15位皇帝,8位宰相的兰陵萧家;从清顺治时相继住过四位将军的道台府(将军楼);上海外滩6号,外滩9号,以及苏州留园的缔造者延陵盛家;桃李遍天下,开创中国第一所中医专科学院的孟河丁家;走出了500多名进士的“进士街”青果巷;诞生了4名状元,7位公卿的“状元街”前后北岸……犹如上海的老洋房一般,常州运河边的老宅子也都有一段曾经的故事。

    别以为那是些迂腐文人,他们用自己的笔拷问着当权者的良心,《昭明文选》,《永乐大典》,《官场现形记》,《文心雕龙》,《说文解字》,《辞源》,《陈焕生上城》……一批批文章在他们手里写就,“武人文相”的地域性格塑造了常州文人经世致用的胸怀。笔是一杆枪,瞿秋白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鲁迅的名言,此公而后嗟乎:“得此知己足矣”。

    或许只有本地的佳人才能配得上如此多的才子。“乱世佳人”陈圆圆;“一代才女”陆小曼;“马路天使”周璇;“七君子”史良;创办上海百乐门的盛爱颐;《夜上海》的创作者陈蝶衣;民国妇女团体“共爱会”会长陈撷芬;张爱玲、丁玲和谢婉莹的老师“才女之母”陈衡哲;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


灵魂:南地北食

    满城里的演艺吧,很“北方”式的洗浴场,遍地开花的批发市场,都让常州一眼看上去,就不像是江南的城市。曾经的常州古运河两岸,百工居肆,商贾云集,华北的大豆、苏北的木材、山西的钱庄,甚至关外的当铺长年在常驻脚,把这里当做通向江南市场的前哨战。
  
    一时间,“豆木钱典”成为这座城市的四大支柱。到了近代,常州成为了江苏不多的重工业城市,钢铁是她的骨架,石化是她的血液,制造是她的心脏。脚下蕴藏煤、铁、铜、锰、盐等矿产为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底气。几乎与河面一边平的船队,满载石材、沙料,才有了现在的常州。

    大运河不仅带来的是吴淮交界的方言,吴楚杂糅的文化,还有吴齐荟萃的饮食,其实很难把常州菜划归到江苏菜的某一个风味之中,它既不像大多江南菜系那样香甜,也不像苏北菜底味那么重,常州皇帝梁武帝,取消了其他侨郡的名字,只赐予了它兰陵这个位于山东的地名。齐人迁徙至本地时,鲜,咸,脆,嫩,味厚的鲁菜特点也一起在这座江南城市传承了下来。随后延续出的一批记录进入《随园食单》的常州菜,200多种特色小吃,以及周到的食肆服务。

    一杯方麓雀舌,尝尽的是人间百态,常州人留情不留景。苏东坡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是人情而仅非风景”。为季札而留的嘉颂坊,为伯牙而留的知音舫,为苏东坡而留的仰苏阁,为王安石而留的半山亭,为文天祥而留的浩然亭,为贾宝玉而留的毗陵驿……

    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一棵终年不败的广玉兰,一株坚韧不屈的月季花,一句“六龙城下大江东,拭目云霄看彩虹”,道尽常州这片土地的满腔豪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3: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3: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必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LZ文艺青年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4: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同意楼主说的,常州人的生活方式还是很江南的,文化也是纯正的江南文化。
不知道哪里来的满城演艺吧?现代社会哪个城市没几个酒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4: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常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4: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常州是最好,但在必要留现代常州,不要到处拆迁  到到处新城盖死  看不到历史真的太可惜      多希望常州人爱惜   政府部门都要管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7: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江南大道
与其不伦不类的盖着所谓“江南”的布,还不如扔掉,重拾那份强硬的本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youhee


    本身就是江南文化的代表?为何要扔掉?为何要忘本?谁说铁骨铮铮就不是江南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2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原来我还跟展昭是老乡啊,第一次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21: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一棵终年不败的广玉兰,一株坚韧不屈的月季花,一句“六龙城下大江东,拭目云霄看彩虹”,道尽常州这片土地的满腔豪情。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2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武进来命名这片土地,寓意“以武而进”;当号称“铁城”的苏州不战而降,抗元名将王安杰率常州守城2万军民阻击蒙古铁骑20万,全城誓死不降,元丞相伯颜只能留下一句“纸城铁人”的敬佩;郑和七下西洋,征用的水手,一半以上是常州府的子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2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码这么多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21: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季札而留的嘉颂坊,为伯牙而留的知音舫,为苏东坡而留的仰苏阁,为王安石而留的半山亭,为文天祥而留的浩然亭,为贾宝玉而留的毗陵驿……

多彩常州{:5_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7 23:49 , Processed in 0.08839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