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8 13: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市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新生的常州市人民政F决定扩建一个新体育场,将大观路原常州府废基及旧监狱等地作为新体育场用地。扩建工程于1950年4月4日正式开工,聘请体育老师梅国芳为工程指导。由于政F资金不足,苏南军区教导旅3000多名指战员,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前期工程平整场地,由教导旅三大队和机炮团负责,共用17天时间。第二期工程建造场内设施,从4月22日开始,由教导旅搬运10万余块城砖建看台、筑围墙,并运煤渣、碾场地、铺跑道,用20天时间完成该工程。为纪念教导旅的建场工作,常州市人民政F特在大观路**建立高5米的纪念塔一座,上刻“劳动建设之师”6个大字,此塔在上世纪60年代遭拆毁。5月12日新体育场落成。新体育场总面积2.64万平方米,含300米跑道田径场,设篮球场3个、足球场2个、排球场2个、垒球场1个、网球场2个、儿童游戏场1个、健身场1个。1952年在田径场西北侧的健身场加盖竹架茅草屋顶,用作健身房,面积825平方米,可作篮球、排球比赛和室内训练。为了与以后不同年代常州建造的新体育场馆相区别,常州人习惯把人民体育场称为“老体育场”。
“老体育场”是解放初期常州举行大型政治活动和体育赛事的集聚场所,特别是每年的国庆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常常要举行游行或花车巡游,参加游行者大多先要在这里集中开会,游行开始后,彩车开道,工人、农民、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手持横幅、标语、彩旗,或手推新产品,有秩序地排队上街,成千上万的市民则在南大街百货大楼或工人文化宫等游行必经之地观看,观者真可谓人山人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