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7-9 13: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皖政办秘〔2023〕9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奋力实现“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目标任务,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围绕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新高地、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开放枢纽、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五大发展定位”,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大物流“两个拳头”,在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创新层级、融通层级、人才层级、服务层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打造持续增值型城市,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围绕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形成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为安徽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贡献芜湖力量。聚焦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等25个优势细分领域,加强精准政策供给和精准要素配置,提升十大新兴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推进“中国视谷”等项目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争创一批省级及以上“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
——全面提升创新层级。围绕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新高地建设,以“产业+科创”为抓手,强化与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的创新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中心。鼓励在芜高校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推进十大创新园建设,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布局产业研究院和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加强重大平台与研发机构建设。到202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00家。
——全面提升融通层级。围绕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开放枢纽建设,推动“交通大枢纽、信息大动脉、开放大平台”提档升级、融通赋能,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链接和中心节点。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加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建成全国信息高速公路枢纽、一级节点和中心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建设。到2027年,将芜湖港建成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枢纽港,实现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
——全面提升人才层级。围绕区域人才中心建设,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一体谋划、一体发展,将聚人才增人口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打造人才荟萃之地、价值实现之地。以国际视野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培养本土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导入机制,放大“紫云英计划”品牌效应,优化人才驿站功能。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才计划,培养跨学科、实战型人才,加快打造“创业芜优”之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每年新增常住人口6万人以上。力争2035年城市总人口突破500万。
——全面提升服务层级。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高品质、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区域文化旅游和消费中心、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全面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力,创响芜湖服务品牌。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一批试点示范。到2027年,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