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4-22 14:2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OD4.0时代下的苏州案例
放眼世界的TOD模式,经历了从1.0时代车站单体开发,2.0时代的站楼一体化,3.0时代的站城一体化,再到现在4.0时代的站城人一体化,一路升级迭代。苏州早在2017就落成投用了两大TOD综合体项目,苏州中心和狮山龙湖天街,一直以来运营表现出色。
近年来,在顶层设计的支持下,明显看到苏州持续加大了车站TOD的开发力度。有即将在今年年底完工的劳动路龙湖胥江天街TOD综合体项目,有已经发布规划方案准备启动的八大TOD项目:2号线太平车辆段项目、2和6号线桑田岛项目、4号线吴江区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项目、4号线支线苏州湾北站项目、5号线胥口TOD项目、7号线天鹅荡项目和莫阳路项目、8号线镬底潭项目,还有正在进行国际方案招标的苏州科技城核心区TOD综合开发项目、苏州北站站城融合TOD综合开发项目等。(具体信息详见图表)
备注:作者以“轻地铁”网络地图为底图整理绘制,2022
从已发布的新TOD项目布局看,大多数较为均衡的分布。在已运营轨道线路东南西北方向终端,莫阳路和镬底潭项目在三期建设规划中的7号线和8号线终端。已建成运营的两大项目及计划今年年底完工投入使用的TOD综合体项目都落在中心城区。这一方面说明目前项目比较青睐于选择周边仍有新增建设用地得城市新兴区域,按TOD理念做好规划方案,进行高密度综合开发,另一方面也说明苏州在已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建成区,交通导向型开发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多层次轨道交通的衔接,在节点上关键还得有复合高效、便捷高密的枢纽实现换乘。同时衔接枢纽将大量人流导入500-800米周边区域范围,带来功能转型机遇,这都将为区域发展及更新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TOD项目在未来几年内在苏州建成启用,对周边区域的土地增值及发展的实践效应会引起重视,逐渐改变强轨交,弱开发的现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