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12 16: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世:一砖一木述说百年校史
三幢建筑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主体建筑博仁堂居前,义德堂、经方堂一东一西居后,构成明显的“凹”字平面。建筑气势恢宏,整齐严谨,展示出对称、均衡的设计技巧。
在安师大附外,这三幢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学校的灵魂建筑。副校长孙斌,抬眼望着“博仁堂”,将历史娓娓道来。
1897年,美国基督教中华圣公会传教士卢义德租赁华圣街房屋创办广益学堂,起初只设小学部。1902年,在石桥港(现花津桥附近)圣雅各教堂旁兴建校舍,1903年学堂迁入新址后更名为圣雅各中学,扩大为中小学两部。1909年,卢义德求助于美国万博仁师母,幸得捐款,又在狮子山头购地造房。1910年,建教堂式大楼,建成后圣雅各中学高中部迁至此,石桥港旧校址遂成为初中部。1927年,恢复广益中学校名。1937年底芜湖沦陷后,在泾县设立芜湖私立广益中学茂林分校,1938年8月正式开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8月重返芜湖。由于教会洋人的阻挠,广益中学未能进入狮子山校舍,只得局促在石桥港狭窄的校区。1947年,改设私立培德女中,1954年曾改为安徽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9年改名为芜湖市第十一中学,后来一度改称延安中学,1972年又复名芜湖市第十一中学,2002年增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牌。
在历史中,建筑有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建于1910年的博仁堂,因得万博仁捐款而建,故名为“博仁堂”。义德堂建于1924年,位于博仁堂东北侧,为卢义德捐资建造,故名为“义德堂”。如今,他的名字被保留在这幢小楼的墙面铭牌上。王稼祥1924年至1925年曾在此读书,所以这里又被称作“王稼祥读书处”,如今仍为教室,不时传出阵阵书声。
经方堂位于博仁堂西北侧,为李鸿章长子李经方捐资建造,故名“经方堂”,又因其建于1936年,故又名1936堂。如今,一楼二楼分别用作小礼堂与教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