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安徽省自贸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都市圈等国家战略推进,芜湖城北区域城市更新将围绕落实长江大保护“1515”生态管控,融入安徽省自贸区芜湖片区,推进长江沿线生态修复,打造长江生态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建设好人民城市示范单元和芜湖市乃至安徽省城市更新样板实验区,满足人民对“水清岸绿”宜居环境的美好向往!在芜湖城北区域城市更新号角吹响之际,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将结合此次江苏、合肥学习考察所观所感,提高政治站位,对标沪苏浙,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一流,用铁一般的担当,火一般的激情,毫不畏惧,永不退缩,担负起历史责任,打造出芜湖市城市更新的样板。
为落实鸠江区“向东学,往北走,奋力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9月15日、16日,四褐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有关人员赴苏州张家港市、南京六合区、合肥包河区,重点就城市更新等参观学习。每到一处,当地城市更新案例都极具参考价值,对前来参观人员启发极大,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效果。承担着芜湖市首个城市更新重点任务的四褐山街道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悟出成功路径,结合学习到的理念、做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交付的“城北片区”城市更新目标任务,高精度对接,高水平规划,高规格推动,高质量完成。
一、抓好四褐山城市更新的品质建设,突出生态低碳的生命力。
四褐山是芜湖市区一处紧邻长江“有山有水”的滨江生态福地,青山绿水是四褐山的标签。首先要让四褐山山体显山透绿,将四褐山打造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彩色山体;其次是将辖区内官山、马鞍山、尖山、龙山互为相连,连绿成片,形成山体绿色长廊;三是要开发滨江亲水资源,修建长江沿线唯一一条彩色沥青跑道,结合四褐山体育公园建设,构建滨江体旅打卡地;四是将“曹姑滴翠”立体起来,通过江、山、岛、岸生态资源串联,营造芜湖乃至长三角地区最为独特、最为低碳、最富风光、最具活力的城市生态高地,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二、抓好四褐山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突出文化品质的聚合力。
文化是魂,具有很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经过近70年发展,四褐山形成了“四种文化”:滨江文化、工匠文化、佛教文化、体育文化。这四种文化有着非常多的追随者,文化的聚合力是显而易见的、黏合集聚的。在四褐山城市更新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已有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一是建设工业遗存生态公园,将“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文化植入其中,弘扬四褐山在芜湖发展史中特有的工匠文化伟力。二是保护利用四褐山山顶的西云寺佛教文化,引导佛教信徒在党的领导下,依法依规信教。三是挖掘和开发充满活力的体育文化。早在2004年,四褐山街道就是全国体育运动示范街道,各类体育活动广受本地职工、居民的欢迎和参与。尤其是发电厂等多个晨练点被命名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体育活动晨练点,以“全民健身、全面发展”的体育文化深入人心。当前在城市更新中,更要以体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为重点,以四褐山体为基点,向外延伸山地自行车、攀岩、轮滑、半程马拉松等广受居民群众欢迎的体育活动,让浓厚的体育文化聚合更多爱好者汇集于此。四是凝炼和拓展“开放包容、勇立潮头、厚重扎实”的滨江文化。在护水、亲水、露水上下功夫,重点打造滨江的“体旅区”,依托独特江、山资源,依山环江建设体育公园、滨江体旅带,让“长江”、“四褐山”与体育文化高度契合;在旅游码头建设上下功夫,让更多的市民游江戏水,将八百里皖江重点景点聚合起来,吸引更多游客游长江、玩褐山;在与天门山互动上下功夫,注重城北的滨江区域联动规划与开发,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将四褐山与天门山之间的滨江地带统筹兼顾、共同开发,形成芜湖城北最美、最具文化底蕴的滨江秀带。
三、抓好四褐山城市更新的产业转型,突出产业升级的驱动力。
激活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实现从“重化工业基地”转型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一是紧密结合芜湖自贸区的规划,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综合物流枢纽,打造港口商埠区。先后迁移融汇化工、绿洲环保、奇瑞热电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高水平规划建设供应链港口物流、港航服务、滨江国际贸易等综合物流基地。二是围绕服务“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圈”开发滨江体旅区,让其成为一个芜湖最璀璨的智慧城市新地标。重点建设滨江国际零碳中心、滨江文化艺术公园、运动休闲街区、星级花园酒店等。通过活化老工业遗存空间,配套智慧邻里、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形成融合生态低碳、高端生活的智慧城市新样板。三是错位发展文创工坊区,将原来赫赫有名的芜湖冶炼厂改造为一个工业遗址上鲜活灵动的文创基地。以四褐山优质生态低碳环境为“磁”,吸引更多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入驻创业。重点围绕广播影视、传媒艺术、环境艺术、美术馆、工业博物馆等文创产业,将文化创意与行为艺术、绿色生态紧密结合,把四褐山打造成文创之都、艺术之城。四是利用四褐山优美的自然环境、高端的生态品质,建设汇集卓越企业总部的智能创新区。结合奇瑞汽车及智能网联发展定位,引进汽车芯片测试中心,构建皖江智能网联产业链的创新中枢。同时以金融保险、人才服务、劳务派遣、信息技术等外资、央企、上市公司、独角兽、头部经济等综合性总部、功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为目标,双招双引、全力引进,发挥出总部经济的驱动力。
四、抓好四褐山城市更新的人员引进,突出人才集聚的爆发力。
城市更新正成为推进芜湖市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在芜湖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市委书记单向前提出“打造城市更新的芜湖样板”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在引进各类人才上下功夫。一是要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地“紫云英人才计划”,围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集聚的目标,重点做好青年人才引进和培育、海外人才回归等工作,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芜湖发展招引更多人才。二是注重产业工人及一般性人员的导入。针对四褐山是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的特点,通过有效城市更新,把四褐山建设成为开发区的“后花园”,吸引更多的开发区产业工人“工作在开发区,生活在四褐山”。通过新建商品房,筹建安置房,增加四褐山地区的城区人口总量,力争在“十四五”末达到10万人规模。
五、抓好四褐山城市更新的统筹规划,突出政府主导的牵引力。
城市更新作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非常之广,必须由政府来统筹规划,强化政府的主导牵引作用。一是明确城市更新的定位。四褐山城市更新定位有三个:“长江生态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城市更新创新的标杆区、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围绕这三个定位,四褐山城市更新将持续进行生态修复,生态固碳,生态渗透,满足人们对“水清岸绿山美”宜居生活的向往。同时注重借鉴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城市更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建设皖江城市副中心城市更新的样板和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二是做到规划引领,重点是结合城市更新最新发展理念,国家的具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考虑,结合四褐山片区的自然禀赋和人民意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高水平地编制《四褐山片区城市更新空间概念性规划》和《四褐山片区城市更新产业战略性规划》。在生态保护用地达到42%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平衡有序地开发其他用途土地。注重结合芜湖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新经济、新业态,谋划好有着就业前景、有着创业未来的产业门类,实现“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三是出台城市更新的纲领性制度和相关扶持政策。城市更新自2009年在中国首次提出来以后,全国很多城市陆续出台了纲领性文件和相关的扶持政策。如2009年深圳作为城市更新的先行者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更新专项政策《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城市更新元年。2020年,经过11年的探索,深圳市又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完成了从地方政府规章到地方性法规的飞跃。广州市2015年颁布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同时广州也是中国首个创新体制机制的城市,成立了专门的“城市更新局”,统筹城市更新工作。上海市2015年颁布了《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2021年颁布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北京市2020年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在“规划引领”的基础上,通过规划政策、土地政策、资金政策支持,鼓励市场主体投资参与城市更新。四褐山的城市更新乃至芜湖市其他地块的城市更新都必须在芜湖市委、市政府整体思考的擘画下,按照“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思路,将政府从规则制定者与计划执行者逐渐转化为方向的引导者和秩序的维护者,增强政府对城市更新主导的牵引力。
芜湖城北区域城市更新号角已经吹响,作为芜湖城市更新样板的具体承接者,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依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鸠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标沪苏浙,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一流,用铁一般的担当,火一般的激情,毫不畏惧,永不退缩,担负起历史责任,打造出芜湖市城市更新的样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原文链接:https://www.jjq.gov.cn/jrjj/ztzl ... /jdjx/1833825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