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905|回复: 108

[城建综合] 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创立始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5 1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从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到临空港的蝶变



题记:

1992年,东西湖区自创自办的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了我国大城市近郊最大国营农场群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其后,从市级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到挂靠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再到正式成为国家级的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开发区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东西湖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东西湖区奋斗以成的雄浑篇章,也映照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给东西湖区带来的富民强区的历史性蝶变。



一、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的创办


历史链接:

1992年,ZG东西湖区委、区ZF向ZG武汉SW、市ZF提交了《关于建立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12月15日,市人民ZF发出《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意东西湖区兴办吴家山经济发展区,从此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开始运作。

1993年7月,武汉市人民ZF为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的发展,根据台资企业较多的特点,向湖北省人民ZF提出《关于建立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的请示》;14日,湖北省人民ZF将《关于同意武汉市人民ZF拟建立“湖北武汉台商投资区”请示》上报GWY;11月13日,武汉市W、市ZF发出《关于设立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的通知》,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正式成立。



1957年围垦建区,东西湖区成为武汉近郊最大国营农场群,在当时的农业大区基础上决定创办开发区,时任ZG东西湖区委SJ白元初谈起了这一决策的原因





我们开发区是从1992年前就开始酝酿筹建的,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起来。后来能办起来主要是因为1992年DXP南方谈话,这个讲话不仅对我们认识上来了ー个飞跃和转折,而且明确了我们的指导思想和行动。

当时DXP同志南方谈话中,我记得很重要的几个观点,他告诫我们全D:“不坚持SHZY,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有死路一条。”还有一句话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有这些重要的观点对我们统一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DXP南方谈话是我们办开发区的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性的机遇,往后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基于这个理论来制定的。这是办开发区第一个重要的起因,是思想上的动力。

第二个起因,我是长期搞农村工作的,非常明白一点:在我们东西湖也好,全国也好,当时的传统发展模式是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也阻碍了生产,不可能使老百姓富裕起来东西湖是1957年围垦的,从围垦到DXP南方谈话是35年,过了35年,东西湖地区生产总值才只有五亿多,财政收入仅只有3000多万,人平100多块,如果继续按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走下去,很难富裕。

当时我们一、二、三产业不协调,严重失衡,以农业为基础,主要是种田,一亩田能种千把斤稻谷,产量是很高的,可也只有千把块钱,但成本是多少呢?要花800多块钱。搞得好,一年风调雨顺的,一亩田赚200块钱,200块钱还要再投入,循环使用,投资不够就要贷款,卖了谷再来还,这怎么富得了呢?我们在沿海考察听取经验,叫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解决了温饱的问题,接下来还要解决的是怎么富的问题,发展工业是个关键。所以要打破旧的发展模式,要大办工业,但是自己的基础不是很好,只能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就要办开发区,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

于是我们就自己开始办开发区,区委当时开了几次CW会来讨论这个问题。当时市里已经搞了两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一个是沌口,一个是东湖,我们可以作为区里的开发区来招商引资。当然最终目是为了加快东西湖全区的经济发展,使我们这个地方尽快地富裕起来,同时进一步地推动经济改革,这是相辅相成的。出于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当时我们就决定办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业维艰,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初期困难重重,历尽艰辛。白元初回忆说:



当时办开发区确实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主要有两大困难,第一大困难是传统小农思想的桎梏。患得患失的思想,就怕吃一点儿亏,所以改革开放初期搞点什么事都很难,很多人生怕打破了界限,怕搞错了,割资本ZY的尾巴,后果不堪设想。我举一些例子,当时有一些大胆的人起来搞个体户,发展很快,要请民工,当时就说不行,包括ZF的一些LD说:“你这不是请长工吗?不是剥削人吗。”这个思想不冲破,怎么改革开放呢?怎么引进呢?引进的外商都要工啊,那不是几个,是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啊,那不是把大资本家引进来了?所以要改革开放,要办开发区,必须要扫除思想障碍。


第二大困难是经济障碍。资金非常紧缺,当时我们开展“三通一平”的建设,投资上亿元,加上招商引资也要钱,而刚开始办开发区,经验不足,到底怎么开展都不明确。



怎么解决这两大问题呢?

首先是“请进来,走出去,讲道理“



第一是要学习,学习DXP的南方谈话,要把干部武装起来。我记得当时科级以上的干部都要上学习班,请一些大学教授、D校的老师去授课,讲解DXP的思想理论。

二是组织人员到沿海去参观,为此区委、区ZF前后组织了3个专班。当时第一批是我带队,把科级以上的干部带出去,十几辆车子,队伍相当大,出去搞了半个多月,到深圳、到广州、到珠海,上海、浙江这一带都去了,这些都是开发比较快的地方。那时沿海发展确实要比我们早些,行动快些,到处热火朝天,我们到那里都大开眼界,也认识到自身的差距。

三是通过讲道理来解放思想。我在这里也举个例子,我们引进”统一“集团时谈土地建厂,要一百亩土地,我们每亩出价4万元。因为那里是稻田,当时水电都不通,我们要完成”三通“,还要填地,平均要填一米厚,百亩地填一米厚要花很大的成本。“统一”就嫌贵了,他们只肯出3万元一亩。因为土地价格问题,一直没有签协议。3万元的价格,区里有的LD不同意,当时群众也反映,这样给人家太便宜了。

为此我们召开CW扩大会,专门讨论了土地价格问题,全区的农场干部都来了,区里科级干部也参加了,把同意的、不同意的意见都摆出来。我算账给干部们听我们的土地,一亩田种稻谷一年收入除掉成本只的剩200块钱,那我现在3万块钱卖给“统一”,他投产以后,每年的税收按5000万元算,相当于一亩税收收入每年是50万元,50万和200块钱差了多少,你说到底怎样划得来?实际后来税收达到了一个亿,我当时还算便宜了。我这样算账,大家的思想都通了,第二次就把合同签了。现实和历史都要求我们思想要变,要动脑筋想想,要打破坛坛罐罐。这样大家的思想稳定了,初步有了改变,以后的实践中随着改革深入,认识逐步统一,思想障碍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第二是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当时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到沿海考察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航母起步,滚动发展,这个“航母起步”就是靠招商引资,用引进来的活资来建设开发区。像引进“统一”,当年投资是5000多万美金,台湾的统一集团占70%,我们占30%,其中我们的土地可以抵一部分,实际投入的现金很少。所以把“航母”引进来之后,他投大头、我投小头,甚至我可以拿土地抵,可以不投,这样资金紧缺的问题就解决了

当时我们通过这个办法引资,一年多时间引进是三亿多人民币。而我们“航母”引进多少呢?不到一年引进40多个,有“统一”集团、百事可乐、乐百氏等企业。开发区就这样动起来了,市里来考察的LD都对东西湖开发区的迅速发展感到惊讶,这都行益于“航母起步,滚动发展”决策的实施。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筹措资金。当时房地产业也兴起了,我们与香港新世界公司合作,公司以2000亩土地按每亩3万元作价入股,港方配套投入6000万元,我们由此拉开了2000亩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当时我们依靠土地,筹措到的资金就有1亿多元。


办开发区,土地规划是基础。

当时具体负责土地规划事项的胡家山(时任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土地规划处副处长)参加了台商投资区创办工作,据他回忆:


开发区是个新事物,我们是在不断的摸索中,不断的建设、不断的前进。

刚成立的时候,区ZF只给我们开发区十万块钱的办公经费,实际就是启动经费。当时是比较困难的,既没有地,也没有钱,更没有经验。负责筹建的只有十来个人,而且都是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调过去的:比如我是土地局调过去的,其他的还有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等等一些单位调过去的。当时我们连交通工具都没有,都是骑自行车到处跑,跟农场和上头联系。

当时政府给我们划了8平方公里的土地,明确只同意这8平方公里以内去搞开发,可资金从哪里来呢?当时整个规划是我搞的,花了24000块钱做了个简单的道路规划,现在这个东西湖井字型的路,就是来源于此。当时建设道路没有资金,政府只给你10万块钱的开办经费。后来,我们管委会的领导车处长(车维民)请示区委领导跟新世界集团联系,向新世界借了6000万,当时靠这6000万才开始起步搞基本建设。整个开发区的基本建设先从道路建设开始,道路形成以后才能招商。别人叫这个”筑巢引凤”,我们叫”引凤筑巢”,就这样开始边做道路边招商。

三通”是招商引资的前提,但是“三通”的协调工作很费力。建设初期有些农民不支持,要让他们让一寸土地都很困难,因为他们觉得你把我们的土地占用了,我们种什么啊,都不愿意出让。另外一些基层单位的各级LD也不理解,认为我的饭碗都让你拿掉了,所以有许多矛盾与阻碍。在拆迁协调工作中遇到钉子户是常事儿,比如说几条路刚进展到了一半,有几户不拆,最后这个路就不通,后来通过好多年的工作努力才把路修通。

好在我们在利用土地方面进展得还算比较顺利。开发区是最用土地的地方,我们在土地批租上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开展建设,所以我们申报的土地建设事项基本上都批准了,没有一块地是违规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家成功落户东西湖区的台商投资企业———台湾"统一"企业为台商投资区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


引进台湾"统一"集团的主谈判代表孟继奇(历任东西湖食品厂副厂长、武汉市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讲述了武汉市"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的落户过程:


要谈"统一"企业怎么能够落户在东西湖,我首先介绍两个人:一个是肖政之,是原KMT总ZZ部次长,中将,汉阳人;第二个是王功安,当时是武汉市统战部部长,汉阳人。改革开放以后,王功安多次到美国请肖政之先生回武汉老家看看,了解一下家乡的变化,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他的老乡肖政之先生。


肖政之回到了武汉汉阳老家祭祖,还被武汉市聘为当时的顾问,既然当了顾问,他对武汉市的招商引资就有一定的责任。他当初在台湾从军界退下来以后,自己创办了一个媒体公司,在Z界和工商业界都有很多的朋友,包括"统一"集团的董事长高清愿先生。

1992年肖政之先生72岁,高清愿先生也60多了,他们的关系很好,王功安通过肖政之邀请"统一"企业组团到武汉来考察。当时"统一"企业在台湾是最大的食品企业,涉足的行业很多,已有意向在大陆投资,后来才了解到,当时高清愿一行是从成都到武汉再到昆山,沿江考察投资地方。

1992年的2月4日,武汉市食品工业协会的会长岳以干打电话给我,介绍"统一"企业在台湾的情况,还说"统一"正在武汉考察投资,可能到东西湖去,让我做好准备。2月6日,王功安、岳以干,还有市外经委的LD一起陪同肖政之、高清愿等人到了东西湖,参观我们副食品厂的扬子江饮料厂,就是现在的”统一”企业的原址。之后由我来介绍东西湖的情况和副食品厂的情况,开始接触谈判。

我们这个项目能够谈成功有几点因素:第一点,我们东西湖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一马平川,是武汉特大城市的近郊。第二点,我们扬子江厂下面有饮料汽水厂,”统一”在台湾百事合资也有汽水厂,有结合点。第三点,台湾”统一”集团到副食品厂来之前在武汉已先后考查了13个区县,都不满意,可能来的时间也长了,也着急了。武汉市是特大城市,位于大陆中央,如果谈不成,他们感到是个损失,加上我们厂也有很多优势,也确实很吸引人,我们也愿意合资,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当初武汉市的谈判代表是我,台湾“统一”集团是朱光男先生,他是”统一”集团大陆投资开发部的经理。从2月6日我接触谈判开始,到1993年的6月10日,经过了接近一年半漫长的谈判时间,双方边谈判边共同考察市场、工厂建设设计等事项。确定了1993年6月10日在深圳签约,由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占整个投资控股的70 ,中方占30 ,合资,我们资产就升值了一千多万,当时区政府、副食品厂认为这个谈判是成功的。

在6月10日签约时,市ZF出面的是张代重副SZ、统战部部长王功安、岳以干会长等LD。区ZF有汪明建区长、黄蔚堂副SJ以及其他LD”统一“集团有总经理林苍生、朱光男经理,还有建厂小组的一些人。我们副食品厂有王佑奇厂长、陈长水DWSJ和我去参加签约,签了一份合资合同,确定企业为合资,还签了公司规程、人员任命等一些文件。当时确定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长由我方出任,王佑奇担任董事长,陈长水SJ和我担任董事,一共7名董事,台湾”统一”集团有4名。林苍生为副董事长,总经理是蔡贵荣,是由”统一”派过来的。副总经理是我。1993年的12月30日副食品厂将扬子江饮料厂正式移交给”统一”公司,由武汉统一食品企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区ZF对”统一”很支持,区ZF也需要”统一”做大做强。只要是合理的,不超出原则的,跟市ZF、区ZF报告衔接后,都得到了解决。比如说当时”统一”要建变电站,区政府协调,找供电局周局长,用了165万建成了3万5千伏的高压变电站,供电局没有获利一分钱,昆山建一个同样规模的变电站用了10倍以上的钱

还有1999年武汉市发生的对”统一”饮料的投D敲诈案,当时市W副SJ程康彦SJ出面协调,市GA局的局长现场办公,限期破案,日夜不停,就这样迅速,没拖延,没对”统一”产生任何一点的负面影响。ZF支持,办事效率高,很感动”统一”企业集团。在”统一”企业的总经理会上经常表扬武汉的投资环境,都一致夸武汉的投资环境是最好的,也一致地讲,东西湖区的发展环境好,要努力发展,给ZF回报。

因为”统一”是比较规范、严谨的企业,对投资环境要求也很严,所以成为了台湾对大陆投资的标杆企业。只要”统一”企业在哪儿投资,其他有意在大陆投资的企业就会接踵而至这也为东西湖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不久 ,打什么牌? 与沌口、东湖两个开发区实现差异化发展 ,必须确定开发区的发展特色和定位。

据白元初回忆:

1992 年办开发区的时候 ,我们边办就边考虑怎样让开发区做大 做强,市里两个国家级的开发区,我们当时超越不了,那我们这个开发区就要办出特色。当时我们引进了“统 一”集团,“统 一”集团在海峡两岸是很有名气的,他是大财团、大企业 ,对Z商有影响,在两岸和平统一方面也有影响,还有他们实力很强,是台商里面的一个标杆、一 个榜样。因此 ,“统一”集团来了,其他台商也被吸引过来。有了吸引台商的优势后,我们就想把东西湖打造成台商的投资区,把台商作为我们的特色。

再加上因为DXP南方谈话以后,外国的投资,尤其是台湾的投资像潮水一般往大陆涌,我们考察沿海就有几个专门的台商投资区是为他们办的,当时也有优惠政策。再加上台湾人和我们同血脉、同语言, 生活习性也差不多,像一家人 ,好打交道。所以考虑到这些优势条件 , 我们就决定兴办台商投资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5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纸质书上内容没有贴子里全,删了不少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台商投资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东西湖区W、区ZF一方面提升开发区硬件即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推动开发区发展层次的提档升级。


历史链接:

大约是“出身”市郊的本能,“路桥经济”被东西湖区W、区ZF首选。用时任区长刘汉民的话说,从东西湖到市中心要颠簸1个多小时的旧况不改,装得再满的发展热情都会被颠漏掉。从1997年起,东西湖计划实施"十六路一桥”的基础工程。全区规划的"十六路一桥”,总投资累计要20亿元。

本来就缺钱的东西湖,从哪儿找钱?既然东西湖全区之力不大,那么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为何不举市场之力?ZF单一投资不够,寻求市场多元投资如何?ZF一家咽不下的风险,寻求多元投资者共同嚼咽如何?东西湖自己的事变成市场的事如何?循着这个思路东西湖人开始变招。1997年底,他们尝试基础设施投资方式改革。让企业当业主,自筹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然后按照ZF的总体规划,自主招商。



在改善开发区硬件即基础设施条件上采用业主开发运作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牛刚(历任武汉鑫桥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武汉鑫桥高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东西湖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公司DW副SJ、副总经理)回忆说:

业主开发的模式是在1999年11月份召开的一次区委SJ办公会上提出的,当时会上正式提出了业主开发这个概念,但怎样把这个概念逐步地完善形成呢?就是五句话:第一句话是政府引导与指导,第二句话是业主开发,第三句话是自主招商,第四句话是封闭管理,第五句是政策补偿。这里我们解释为:ZF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去促进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业主根据区ZF审批的规划发展原则与产业导向,结合投入产出的要求,一方面投资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有选择性地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入园。同时业主运用区ZF赋予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封闭式管理。业主通过土地批租收益返还、地方财政收入返还来获取回报,实现滚动发展。

运用业主开发的模式,我们区也逐渐发展成"一区多园"的格局。第一个园就是鑫桥高新技术产业园,园的龙头,也是最早采用业主开发模式的园区,正是这种模式的引入和确立,带动了一批园区,可以说这种模式实现了一个带动,多轮发展。2001年4月29日有一个全省对外开放东西湖现场会暨改善投资软环境发布会,会上彭明权(历任东西湖区委SJ、武汉市WCW、武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湖北中烟总经理、DZSJ)有一个典型的发言,谈到了这个业主开发的模式,就是在创新环境上突破等靠要、抛弃难字当头的旧观念,树立借财活资、用别人的钱、用明天的钱的新观念,于是我们获得了聚财的新思路。

我们采取了ZF引导、业主开发、自主招商、封闭管理的办法,广泛性地运用社会多元资本,使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民营企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并实现开发与招商结合,使这批业主不仅成为了投资的主体,也成为了招商的重要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全区的开放开发动作。全区继东啤集团创办了鑫桥高新科技产业园之后,又先后有电力局、水利局(自来水公司)等40多家区直企事业单位及欧亚达、致胜集团、华农等10多家区外大企业大老板到我区创办园区建基础设施,做标准厂房。据统计这些业主当时投入资金就达20多亿,其中东啤集团就投入了1.6亿,完成了鑫桥产业园6.6平方公里"七通一平"的开发任务,这种开发模式既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难题,又推进了业主的招商引资,做到了"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凤引凤,ZF与业主实现了双赢。

当时对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而且当时的收益也比较好。从1999年9月29日进驻的鑫桥产业园开始建设至2002年,我们固定资产就有4个亿了,园区已经上缴的税金就有4千万了,那么到2003年,全产业园就已经达到了5236万元了,远远领先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这种园区的建设模式和效益效能起到了示范作用,形成了很好的基础。



除了改善开发区的硬件环境外,提升开发区的办区发展档次,努力打造更高层次的开发开放平台,也是历届东西湖区W、区ZF的工作重点。


历史链接:

吴家山台湾投资区提出的挂靠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一区多园"的连片发展的格局的意见,受到湖北省和武汉市两级人民ZF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向GWY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家科技部专题致函,请求建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

2000年1月19日,GWY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科技部联合复函湖北省人民ZF,同意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设立“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这是继沈阳、南京、成都之后批准的第4家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湖北全省第一家挂靠国家级开发区的“一区多园”的诞生,而且将对推动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申办国家级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起因和过程,熊刚(历任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土地规划处副处长、经济发展部部长、副主任,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局长、东西湖区商务局局长)回忆说:


我们虽然1992年成立了经开区,但是当时是属于武汉市的经开区,离国家级开发区的层面还差得很远。到了1997年的时候,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重大项目,当时人家来了以后主要是找市里的相关部门,而这些市里的相关部门首先介绍的是沌口和东湖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其次才考虑其他的行政区。

我们就意识到,开发区必须要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经开区不仅是一块牌子,还是一张金名片,它的知名度、外向度、行政资源、园区的承载能力、行政效能和审批权限不是一般省市级开发区能比的。有了意识,没有渠道,我们当时干着急。在1997年的时候峰回路转,时任东西湖区委SJ彭明权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东湖高新区获批的面积中有近1平方公里是不能利用来搞开发建设的。因为这1平方公里是武昌火车站,不能说把武昌火车站拆了搞开发,或者去安排招商引资项目,虽然不能利用,但是可以调出去,放到其他地方用掌握这个信息以后,彭SJ第一时间就向市W、市ZF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并迅速地与东湖高新区对接,当时东湖高新区也非常支持,就同意把这个1平方公里拿到东西湖来使用。

之后我们就开始积极地组织申报材料,市里和区内的各个部门都十分支持我们的工作,东湖高新区也安排了一部分干部跟我们对接,我记得是东湖高新区副主任唐良智具体负责跟我们对接,提供相关的资料,还有高新区其他干部协助我们到北京去跑这个事。当时区里组织了工作专班,由我们的区委SJ彭明权亲自带队。我们大概从1997年底开始张罗这个事,到了1998年底的时候,事情基本上就有眉目了。

当时国家科技部同意设立武汉东湖高新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国台办也批准同意,然后再到国土资源部把东湖高新区的1平方公里调到我们的开发区。这样一来就和东湖高新区强强联手,成立了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属于东湖高新开发区的组成部分,也属于国家级开发区。这个1平方公里是借鸡生蛋也好,还是借船出海也好,我们就把这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牌子通过东湖高新区拿到手了,地虽然不大,但享受的相关政策和国家级开发区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申办吴家山国家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后,在2000年10月30日,吴家山国家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授牌仪式在东西湖区的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东西湖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东西湖开发区以此次授牌仪式为契机,精心开展招商活动,掀起了东西湖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潮,并对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链接:

ZG东西湖区委办公室、东西湖区人民ZF办公室2000年8月23日印发《吴家山国家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授牌仪式暨金秋经贸海峡两岸洽谈联谊会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了"授牌仪式"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举行"授牌仪式",宣传东西湖区位、资源、环境等开放开发的优势,推进全区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创新;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展示东西湖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扩大东西湖在国内外的影响,吸引港澳台同胞及国内外客商来东西湖投资兴业,推进东西湖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此次活动是武汉市.两会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武汉市人民ZF主办,东西湖区人民ZF、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等多个园区承办,采取多家搭台、上下参与的形式进行。“授牌仪式“定于2000年10月30日在东西湖金银湖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授牌仪式,的主题为:授牌———招商。

为加强对这次活动筹备工作的领导,经ZG东西湖区委、东西湖区人民ZF研究,决定成立武汉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筹备工作LD小组,LD小组下设办公室、招商组、宣传文化组、市容环卫交通组、安全保卫组。




揭牌仪式筹备工作LD小组办公室成员熊刚回忆起武汉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授牌仪式的情况:


当时是为了庆祝台商投资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揭牌和我们开发区成立十周年,我们向市ZF打报告,而且代理了市ZF向省ZF的报告,然后省ZF就打了一个报告到GWY,同时我们向ZY统战部和国台办抄报了这份报告。当时国台办派了李秉才副主任,ZY统战部派了王兆国部长来参加,然后GWY派了个副ZL过来,在我的记忆里派的是L岚清,他当时分管的是科技部,那时候派副ZL下来,级别可谓高了。湖北省的LD、武汉市的主要LD都参与了这次活动,我记得是在金银湖武汉人民会议中心设立的主会场。

在这之前,我们还举办了一场晚会,晚会是我到北京去跑的,当时我们接洽了一位著名歌唱家。她的经纪人跟我对接,当时要价比较高,大概300万。后来ZY电视台的朋友建议我找ZY电视台合作,当时ZY电视台有个叫刘璐的主持人,她主持的大型节目"走基层"(央视节目《激情广场》)的人气很高,于是请她组织了一批人,节目上比较火的演员基本上都来了,费用花了100多万吧,那台晚会搞得还不错。省、市LD来了,声势还比较大。主要是我们请了很多的企业家,尤其是福建、浙江、深圳、广州在我们这里投资落户的企业,我们通过这些企业把其他沿海的企业家请了来,就是为了扩大影响,让大家了解我们是国家级开发区,我们可以享受和东湖高新区同样的政策。整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造势,扩大影响,扩大对外的宣传。




2000年10月30日上午,在武汉人民会议中心,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正式授牌。据当时亲临现场的记者报道:

出席授牌仪式的领导有全国ZX副ZX、ZY统战部部长王兆国,GWY台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省市领导蒋祝平、杨永良、罗清泉、张洪祥、王少阶、纪玲芝等。

授牌仪式由SZ王守海主持。GWY台办副主任李炳才授牌并讲话,鼓励台商到内地投资。产业园园名为全国ZX副ZX朱光亚题写。湖北省副SZ张洪祥代表省W省ZF表示祝贺,他说,东西湖区加快招商引资,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东西湖区、武汉市乃至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授牌仪式的当天,中、美、英、法、澳等国家和地区的美国太平洋投资有限公司、香港长城数码等3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再次抢滩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签订投资项目4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1.093亿元;签订投资项目15项,投资总额15039万美元;单个项目最高投资总额10亿元,三资单项目最高投资总额4800万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家级临空港经开区的历史性蝶变



从开发区的长远发展考虑,东西湖区一直以来都在积极争取申办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开发区。从创办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开始,东西湖人就确定了为之奋斗的目标,那就是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与沌口、东湖并驾齐驱的国家级开发区。


历史链接:

2010年11月11日,GWY以国办函〔2010〕167号函复湖北省人民ZF和商务部,同意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准面积19平方公里,享受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要求,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着力提高开放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熊刚回忆起申办国家级开发区的经过:


到了2010年GWY准备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建立一批有地方积极性、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国家级的开发区,我们区委、区ZF非常敏感地抓到这个信息,督促我们抓紧去做工作。但是当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LD说我们这个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非常的好,现在发展得也不错,申办国家级开发区有什么意义呢?国家级开发区现在又没有什么扶持政策。当时省、市也有不同的意见,就说既然可以申办国家级开发区,武汉市已经有两家国家级开发区了,再去申报的话可能就占了我们省其他地区的指标,可以把这个指标让给像襄阳、荆州、黄石、宜昌这些急待于发展的地方。


当时在北京也有不同的意见,说国家主要考虑的中西部,武汉严格来讲是中部,成都、重庆才属于西部,如今武汉市已经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再申报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是不是先放一放。后来我们就找到GWY的LD毕井泉副秘书长,他当时是分管经济工作和开发区工作。毕井泉就跟商务部的LD说:"解决开发区中西部的问题,要考虑实际状况,西部地区缺乏资源和人才,你在那里批个国家级开发区起什么作用呢?我倒有个建议,中部地区积极性高、发展情况比较好的地方可以考虑多批些国家级开发区。"是这么一句话才把这个口子放开。


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当时东西湖区W、区ZF的主要领导着眼于未来,还是坚持必须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这么一来,我们就按照GWY下发的通知里所提到的条件一一进行对照,认为我们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条件是够格的。亩均多少,投资强度达到多少等等这些指标我们当时都是达标的。我记得我们当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省市两级相关的部门,像建设局、劳动人事局、财政局、发改委等这些部门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省市两级相关部门也非常支持我们的申报工作。之后主要是通过国家商务部的口径申报,相关事项办理也涉及北京的一些部委像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和发改委等,这期间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


最后我们是以台商投资区的名义申报的,商务部没有受理,驳回意见是国家级开发区不能以台商投资区申报,中国加入WTO以后不能以投资来源地进行申报,以免产生不公平的竞争。让我们赶紧回去重新整理资料,以经开区的名义申报。


之后我们就跟商务部LD商量,说能不能用现有资料,到省里换个文件排头重新申报,因为申报资料内容是没有变化的,再从头整理的话又去了大半年时间,最后商务部跟GWY的LD说可以。后来就把国家级开发区的牌子申报回来了,我记得拿回申报的时间是2010年的11月份。从此我们东西湖真正意义上有了国家级开发区,武汉市也逐步形成了东湖、沌口和我们临空港3家开发区三足鼎立的格局,有了3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值,同时也圆满地形成了我们大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各镇都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格局。


目前从使用国家级的这个牌子来看,我们申报国家级走的是完完全全正确的一条道路。从我接任招商局(商务局)局长以来,我发现客商大的项目首先都是找到省、市,人家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推荐国家级开发区我来挑选。到了武汉市,来武汉投资的大项目也都会在3家国家级开发区之间来选择,不管选择哪家,我们都多了一个机会。据我了解,现在只要是愿意选择到武汉投资的,他们都可以在这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找到契合点,而且基本上都落下来了。从武汉市角度讲,武汉的发展就多了一个承载力,多增添了一个平台,也多了一分把握。



成功申办国家级开发区后,东西湖区开发区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在采访参与申办国家级开发区的王志刚【时任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2010年4月更名为武汉吴家山台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稿件中有记录:


2010年"光棍节"(11月11日)那天,王志刚得到确切消息,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成功。

在王志刚看来,国家级开发区的获批,会给吴家山带来新的变化,最核心的便是重视程度大不相同。有两个小细节:此前,吴家山只能出现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文件里,而今湖北省武汉市"十二五"规划中,必然提及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区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变化很明显。另外,在全市会议排名中,以往都排在13个区中游,而今排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列居第3位。

升级成功带给吴家山的不仅仅是排名的改变,其产业格局也在悄然变化。台商聚集曾经成就了吴家山。不过,在成功申请为国家级开发区后,当地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产业聚集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升级后,国家级开发区怎么建?


潘云(历任ZG东西湖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ZG东西湖区委DS研究室主任、东西湖区档案局局长)在东西湖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砥砺奋进———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创建发展历史拾零》发表的《勇立潮头搏大浪,敢为人先竞风流》文章中对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后的东西湖区新一轮的发展情况做了梳理:


东西湖区W、区ZF一方面邀请市经济研究所和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研究制定开发区的规划建设方案,另一方面多次组织赴外地开发区考察取经,确定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2011年3月,区委CW会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有关专家专题研究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初步确定了"一核拓展、两轴辐射、多组团聚集"的空间布局,以及"食品奠基、机电为主、新兴突破、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当年4月13日,区委以东文〔2011〕8号文,向市W、市ZF专题报送了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方案。


2012年5月30日,市W以武发〔2012〕10号文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吴家山经济开发区的意见》,意见明确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西湖区实行区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大力发展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吴家山开发区建设成为武汉临空经济区、物流枢纽区、新型工业示范园区、都市农业示范区和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水乡生态宜居中等新城。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赶超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现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成为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支撑。

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必须向改革要增量,向改革要活力;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让改革的活力转化为新一轮发展的生产力。为此,机构怎么设立?开发区是单独设立新的管理机构,只负责1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开发,还是与东西湖区合二为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把东西湖500平方公里全部纳入开发区范围?东西湖区委、区Z经F过认真分析,认为"区区合一"适合东西湖的发展需要。2012年3月1日,区委以东文〔2012〕2号文向市W专题报送了《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请示》。2012年6月19日,区委以东办文〔2012〕31号文件转发了市编办批准的东西湖实行区区合一管理机构改革的方案。



历史链接:

2013年5月14日,GWY批准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更名后,开发区将整合国家级开发区和临空港资源优势,推动临空经济高速发展。



关于开发区“临空港”名字的由来,



熊刚回忆说:



临空港开发区(全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也还有个故事。我们批了国家级的吴家山经济开发区以后,到了2013年,唐良智SZ从襄阳调回武汉当了SZ,他说:"武汉东湖高新区名字里有高新技术这一特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经济开发的特点,而你们又扛了一个国家级经开区的牌子就有点雷同,能不能派人再跑一趟,申请一个国家级的新牌头,把经开去掉改成叫临空经济开发区。”这个说法非常有道理,唐SZ说:"临空开发区的牌头回来以后我们可以带动和辐射硚口和黄陂两个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他作为SZ,站位比较高,我们就积极响应了。我们跑到GWY二局,找到吴向仁局长,他非常热情而且认真,下面来的基层同志不管你官职多大多小,只要是拿着红头文件找他,他都会一一地帮忙处理解决问题。他说:"从过完春节到现在,你是第7家要更名的,前面6家我都打发走了,没有解决,叫什么名字意义又不大,但是看你去年跑国家级开发区吃了不少亏,我支持你一次。不过不管叫什么,关键是你们回去以后要真抓实干。"

大概过了半个月,他的秘书跟我打电话说:"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牌子不能批,不能用临空两个字。临空我在辞海和字典里都查不到。我们GWY拿出去的文件,一般没有特殊情况50年以内不能推翻。"我说:"那叫什么名字呢?他说:"学北京、天津、郑州叫空港,只能用空港这两个字,叫武汉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就赶紧向市W、市ZF领导汇报。唐SZ坚持要用临空两个字。

后来我就想了个办法,跟我们区LD汇报,当时就找贾耀斌副SZ一起上了北京,跟吴向仁局长见面。吴局长说:“可以更名,你要用临空,那这个我批不了。”贾副SZ又跟唐SZ打电话说明临空两个字不能批的情况。唐良智SZ一想那能不能在空港前面加个字叫“临空港”。吴局长就说:“算了,空港两个字保留,前面按你们SZ的意思加个临字”。于是,我们就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叫临空港的开发区。



更名后的国家级开发区的新名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履行国家级开发区的使命和职责?


成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也迈人了新阶段。熊刚说起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后的发展:


更名以后,开发区进入加速发展期。尤其是近两年,我们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新兴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陈邂馨SJ(历任江夏区委SJ,武汉市W副秘书长,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工委SJ、东西湖区委SJ,武汉市副SZ、武汉市ZX副ZX)说过,国家级开发区就要有国家级开发区的样子,就要有国家级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否则的话你就根本不配是国家级开发区。我们必须要有占领产业制高点的项目,必须要有国家最前沿的项目,只有这样今后赶超东湖和沌口,我们才有希望,不能老是停留在传统产业里面。我们现在抓芯片、抓网安基地、抓显示屏就是向新领域、新业态、新产业方向努力,寻求突破。否则的话,你要是跟在别人后面慢慢地走,人家干什么你跟着干什么,那你永远超越不了。
我们开发区由过去传统的三大产业:食品、机电、物流提升到现在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芯片、显示屏、网络安全与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现在国家网信办把国家级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也放在了我们的临空港经开区,网安基地落地一年半就签了3000多个亿的投资协议,进来50多家企业。全国唯一的一所网络学校———国家网安学院也落户在我们开发区。如今我们京东方10.5代显示屏投资460亿,美国康宁玻璃跟进投资100个亿。我们为了擦亮和打造品牌,也提出来了"拼搏赶超"计划,3年赶沌口,5年赶东湖,真正在武汉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现在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以后,我们芯片半导体产业将达到万亿级,显示屏产业将达到千亿级。网安基地的后发之势也非常明显,三五年以内有望成为千亿级的产业板块。再加上我们现代物流、食品行业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东湖、沌口形成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指日可待,我们将继续为武汉市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5 11: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历史,期待继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2: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创立与发展


题记:

11届3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新技术革命浪潮蓬勃兴起,许多国家借鉴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的发展经验,规划建设科技工业园区,掀起一股新热潮。此时,市W、市ZF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积极谋划发展高新技术,筹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创立和跨越发展,对于推进武汉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链接:

1978年12月,11届3全会决定把D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SHZY现代化建设上,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武汉东湖之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聚集有23所高校、56个国家级科研设计单位、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和智力优势。1984年2月下旬,市人民ZF咨询委员会和武汉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召开“新技术革命武汉对策讨论会”,与会专家呼吁在智力密集的东湖地区兴办新技术经济小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6月13日,GWY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研究的提纲>的通知》,明确要求包括武汉在内的13个城市,挑选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试办新兴技术密集经济区。从此,武汉市拉开了建设高新技术科技工业园区的序幕。



一、超前谋划,争取立项



回忆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即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前身)诞生经过,水世闿(原武汉市W DS研究室副主任,时任武汉市人民ZF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和武汉市人民ZF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的负责人)说:



11届3中全会之后,GWY请上海的专家学者编写了几本有关“世界新的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在1983 年10 月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沿海几个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城市参加,共同探讨对策。GWY的座谈会虽然没有邀请武汉参加,更没有要求武汉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对策研究,武汉市W、市ZF敏锐地认识到新技术革命事关武汉发展战略,武汉有这方面的实力,完全可以在高科技发展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于是主动谋划论证,主动到GWY申请立项,这就是筹建东湖开发区的最初背景

当时,虽然ZY、省、市在东湖地区建有许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聚集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但是这些高科技人才,分散在ZY、省、市各级院校、单位中,互不往来,形不成整体力量。同时,科研工作和经济工作严重脱节,一些新技术,就是走不出实验室,不能转化成生产力。

1984年2月21日,根据市W市ZF的要求,武汉市咨询委员会召开全市“新技术革命武汉对策讨论会”,初步提出了开发高新技术的对策建议。会后,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的同志和东湖地区的有关专家一起,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讨论、研究、筛选,最后形成了以武汉市咨询委员会和武汉城市科学研究会名义提出的《关于在武汉建立激光工业、光纤通信、生物工程三个基地和信息中心的建议》这是个总建议,下面还有《关于建立武汉激光工业的建议》《关于加快武汉光纤通信基地建设的建议》《关于建立武汉生物工程基地的建议》《关于建立武汉信息中心的建议》4 个专项建议。武汉市咨询委员会报经市W同意,决定主动到GWY去申请立项。


1984 年3月23日,武汉市科委主任邓南生(历任武汉市化工厂厂长,,武汉市化工专科学校校长,武汉市化工研究所SJ兼所长, 武汉市燃料化学工业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武汉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人民ZF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DZSJ)和华中工学院教授李再光应邀到北京参加“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第二次讨论会”。他们将“三个基地和一个中心”的建议、4个专项建议等作为参加全国对策讨论会的主要材料带到会上。与此同时,我和咨询委的同事也同车赴京,将这些材料分送给在京工作的原湖北、武汉的老LD张平化、王任重、宋侃夫以及原江西省委SJ杨尚奎等,取得他们的支持。张平化接见了我们,他说:我一学习,二宣传,并建议我们直接送一份给国家ZX李先念


我们这次赴京报送新技术革命的材料,直接起作用的还是送到GWY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曾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办事处(即后来的武汉分院)DWSJ的蔡承祖是原新四军五师的老同志,同陈少敏一起在纺织部工作过。当时纺织部的一位工程师在GWY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蔡承祖主动帮我们给这位工程师写了封介绍信。我们凭这封介绍信先找到这位工程师。3 月27日晚上,我们从北京乘火车到丰台的京西宾馆,这位工程师安排我们同正在那里开会的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张磐见面。

当时国家LD人主要依托GWY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推动第三次新技术革命。GWY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马洪正在京西宾馆主持“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第二次讨论会”。张磐是马洪的主要助手,主持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张磐从会议中出来接见我们,我们简略地向他汇报了武汉东湖地区高新技术密集的状况,并呈送了武汉对策讨论会的建议和文集。张磐说:“你们给会议的材料收到了。对武汉这么密集的智力优势,过去我们不了解。为什么武汉的情况反映不上来?一提新技术,就是京、津、沪、沈、渝、穗。你们的材料写得好,反映很及时。”情况表明,这次上报的建议和文集,对ZY了解武汉的情况和将武汉纳入ZY对策的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6月13 日,《GWY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研究的汇报提纲>的通知》中,要求全国13个城市试办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密集的小经济区。在这13个城市中,就包括了武汉。同时在国家《关于加速光导纤维通信技术的对策》中说:在“七五”期间不再建新点,集中力量建设京津、上海、武汉3个(光导纤维通信技术)开发中心



作为东湖新技术密集经济小区筹建的亲历者,刘道玉(武汉大学原校长,武汉市ZF咨询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回忆:





1983年3月,赵ZY ZL向全国推荐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写的一本书。赵ZY 推荐了这本书,希望全国各省市干部都认真地读这本书,这本书影响很大。同时还配备了《第三次浪潮》的一部电影,当时在外面看不到,市ZF专门通过渠道把这个电影拷贝买来以后在市W礼堂放给我们看。《第三次浪潮》的总体意思是人类发展到80年代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耕社会;第二次浪潮是工业社会,美国、英国蒸汽机、纺织机各种机器发明以后进入机器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第三次浪潮核心问题就是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要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要成为资源,信息要成为决策的依据,将来信息社会,家庭观念也要改变,思维方式也要改变,甚至今后人们就回到家庭工作,不需要上班了,我们看这个影片以后真是大受启发。美国、日本都有新技术开发区,搞技术革命,我们还在搞文化DGM,人家搞新技术革命,建立了硅谷等新技术开发区。

随后大概是1983年9月份,当时我们咨询委员会在武汉市开展了新技术革命大讨论,看了《第三次浪潮》以后进行新技术革命大讨论。当时在咨询会影响很大的口号是“两通起飞”。“两通起飞”是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崇淮教授提出来的,因为解放前他是武汉汉口银行的经理,所以他懂。我们看了《第三次浪潮》,也看到了美国硅谷开发区,也看到日本新工业区,就引起我们的思考。我就约王群SJ(历任湖北省W副SJ,武汉市W第一SJ、SJ,内蒙古自治区DWSJ、内蒙古自治区RDCW会主任)到他的办公室去。我说:“王SJ,我今天想给你提一个建议。武汉市东湖地区聚集了30所大学,有 10多个研究科学院,正式提出建议,建立东湖新区。”当时我们提建议,叫做东湖新技术密集小区,和现在的名称不一样,现在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王群SJ说:“好啊,这个意见好,这是全国第一个提出的。”

从那以后,市W、市ZF马上组织人,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申报、论证。因为建新区不是我们说了算,当时要经过国家科委批准,要经过GWY批准,往返武汉、北京无数次地跑,去申报、论证。在这个里面武汉市经济研究所的陈梦浓,老武汉市人都知道,他当时是武汉经济研究所所长。还有一个是水世闿,他担任市ZF咨询委办公室负责人。他们两个人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专门就武汉东湖新技术密集小区的建设问题,反复向国家科委汇报。当时国家科委有一个副主任叫李绪鄂,他是武大的毕业生,所以特别关照。经过两年反复申报,终于批准建立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密集小区。

当初成立时,没有办公室,在广埠屯672医院,672医院的办公楼也很小,三层楼。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密集小区把二楼一层租下来了。两年以后,大概是1985年5月正式挂牌,牌挂在672医院三层楼的小房,很简陋的红砖红瓦小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2: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筹建经过,袁善腊(曾任武汉市CW、CW副SZ、市ZF DZ副SJ)讲道:


改革开放沿海城市先行一步,80 年代中期已经初步展现出活力。武汉地处内陆地区,开放之初面临国外和沿海企业冲击,武汉传统产业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在这个大背景下,市W、市ZF一方面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方向不动摇,决不保护落后,要敢于打破坛坛罐罐,置于死地而后生;另一方面在新兴市场上要抢占制高点,要有一席之地。当时国家要求大力发展高新产业,而武汉东湖地区也是全国科研院所最密集地区之一,记得当时市ZF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次召开新技术革命武汉对策研讨会,专家们形成了对武汉重点发展光通信、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的建议。

1984年12月4日,ZSJ胡YB视察武汉时,市WSJ王群当面作了汇报。胡SJ肯定了武汉关于筹建东湖小区的设想,作出“先搞项目,后搞T区,逐步开发”的指示。1985年4月1日,省市DZ主要负责人关广富、黄知真、王群、吴官正联名向ZY上报《关于筹建东湖密集经济小区的请示》。4月19日,GWYZL 赵ZY到武汉视察,专门听取了筹建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情况汇报。4月30日,国家科委向GWY上报《关于支持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汇报》,提出在武汉东湖等地区试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GWY批示肯定了武汉“从项目抓起,逐步形成新产业开发区”模式。1991年3月2日,GWY正式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此前,根据ZYLD“先行先试”要求,市W、市ZF于1988年组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办公室。



水世闿回忆:

1985年3月17日,市W召开CW会对落实胡YB指示和筹建东湖小区的送审讨论稿进行讨论。会后,草拟出省、市DZ领导人关广富、黄知真、王群、吴官正联名给胡YB、赵ZY的报告——《关于筹建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的请示》。4 月初,我带着省、市LD给国家LD人的报告和筹建东湖小区的送审稿到北京。一份由在北京参加全国RD会议的吴官正通过胡德平转给胡YB,一份由我通过GWY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张磐、马洪转给赵ZY。

1985年4 月21日,赵ZY就带着国家科委副主任杨浚到武汉来考察东湖小区的筹建工作。他在听取武汉的汇报后,同吴官正有一段对话,他说:“北京方案要8 个亿,我们搞不起。”吴官正说:“我们不要ZY给钱,只要ZY给政策。”马洪在旁插话说:“政策就是钱。”


杨浚回北京后,4月30日就草拟出《关于支持发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请示》,上报给赵ZY。其中提出,选定和试办开发区要坚持五项原则,第五条原则是:“从项目搞起,逐步形成新产业开发区,对批准的项目可采取若干特殊优惠政策。”赵ZY对这条原则的批语是:“很对!从项目搞起,各个小区可发挥优势,不再求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项目起步,开拓创业


回忆东湖开发区筹建初期的工作,水世闿说:


武汉筹建东湖小区之初,不少人准备采用沿海“筑巢引凤”模式:在东湖周边圈一块地,先搞“三通一平”,再引资上项目。在计划经济年代,划拨国有土地、征用集体土地,都不用花钱,只需给一点青苗费,但“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要一大笔钱。初步匡算,一平方公里要一个亿。当时武汉市ZF手中“能办点事的钱”一年仅有3000万元,根本拿不出这笔“三通一平”的钱。


武汉的现实条件逼迫我们只能依托原有基础来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最早提出依托原有基础先上项目这个指导思想的是王群SJ。早在1984年6月23日,他就批示说:“同意先干起来,成熟一项干一项,把牌子挂起来,干出了成果来,就会得到承认和支持。”


在1984年8月提出的筹集东湖小区方案的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中,对“项目起步”是这样叙述的:“在现有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的周围,充分利用 现有的中小企业和校办工厂,发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东湖小区南部的一片土地预留下来,在条件具备时,再成片开发。“为了便于管理、便于建设,东湖小区要有一个明确的行政区域界限,但又不能像沿海经济特区用隔离网圈起来。”它是一个模糊的规划线,而不是一个实际的行政区划线(按行政区划,东湖小区分属当时的武昌区、洪山区、东湖风景区和武昌县)。小区的管理中心、服务机构和新建的科研生产联合体摆在小区范围内;而小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不限制在小区范围内。在小区范围内,不是高新技术的项目,不给优惠政策;不在小区范围内,是高新技术项目,同样享受优惠政策。


1984年12月24日,市编制委员会(1984)082 号文批准成立武汉市人民ZF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暂定事业编制 5 人。我有幸成为市ZF任命的首任负责人。规划办公室根据胡YB指示和征求各方面对筹建东湖小区的意见,对筹建东湖小区《征求意见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形成《送审讨论稿》。


具体来说,当时我们动起来的一个项目是激光,就是后来的楚天激光集团,就是李再光的激光,原来是在实验室里面,我还去看过的,他那个激光都是在实验室里面,没有走出实验室。光纤,武汉市的光纤是邮电科学院搞的光纤,当时的光纤的拉丝棒都是国外进口的,进来以后几乎是手动式的拉丝,就是很机械的拉丝,很原始的情况,也是在实验室里面,走不出去。而我们当时一开始筹备起来以后,这就要说到武汉市的老副SZ姜兆基(原武汉市副SZ、市第8届RDCW会副主任)了,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就是踏踏实实的做项目。当时武汉市有一个光学厂,他就组织他们联合起来,联合起来开始搞楚天。楚天不是孙文负责的吗?孙文当时是刚刚从华工毕业的一个大学生,那个时候我们刚刚把他招进来,当时还有一个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师,是一个女同志,刚开始孙文是她的助手,后来孙文才开始接手做的楚天。


后来,姜兆基知道了邮电工学院要发展光纤的事情。当时关山那边有一个碳黑厂对环境有污染,他就干脆把碳黑厂关掉了,土地全部捐给了邮电工学院,当时就是无偿的给了他们土地,支持发展光纤。当时也没有高级科研机械,也没有什么银行的贷款,这些都没有,当时就是ZF担保,银行借了一点钱他们,采取行政手段把这个工厂划给碳黑厂,就是这样起步搞起来的。现在光纤发展到了世界第一,楚天集团发展得很好,当然激光后来发展也是多方面的,不光是他们一个集团,就这样实际上开始动起来了。




三、主动申报,国家批复



谈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确立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报和批复过程,刘家栋(武汉市RD原副主任。曾任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负责人)回忆:





我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作后,亲身投入到申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作。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做了几件事情。

第一个,为东湖开发区的发展我们搞了一个东湖开发区管理试行办法,就是运行机制怎么样搞法。

第二个,在东湖开发区,虽然当时国家还没有批,1988年还没有批,我们已经划定了一个区域,当时叫43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享受一些什么政策,没有政策就没有吸引力。

第三个,写申报材料,我自己是申报文件的具体起草者,后来湖北省转报给GWY武汉市关于申报东湖开发区的文件,就是我们这里出来的。

1988年,我们把开发区机构从原来的规划办公室升为管理办公室,从开发区管理办公室的副主任开始一直到下面的工作人员,全员招聘管理办公室的主任由鄢祖林兼任,就是科委的副主任兼东湖开发区管理办公室的主任,我自己就是招聘到开发区管理办公室的副主任之一。接着,我们就开始招下面的工作人员,当初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批了30个事业编,我们就在报纸上、广播上播开发区要招30个人,这一下子就有1000多人报名。先考笔试,笔试完了之后我们再面试。当初笔试是鄢祖林出题。1988年11月,我们从1000多人当中,最后确定招聘了26个人。

这批人员到位之后,我们就要争取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我们相继把东湖开发区的一套东西,运营机制、办事流程、发展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办法及政策等等配套的东西都先后的推出来了,包括财政、税务、工商、派出机构都进了开发区。我们还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办法,在开发区实行股份制,另外我们完成了东湖开发区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规划。拿着这些材料,我每个礼拜差不多都要跑北京。因为在国家科委,我们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国家科委的副主任李绪鄂当初是火炬司令,是我们蔡甸人,所以有这样一个先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去找他。


我们那个时候跟国家科委的司局长关系都非常好,因为创业中心成立以后,我们把他们请到武汉来看过,陪同他们调研过。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们有专家跟我们参与做联合国教科文的课题,所以关系都非常好。我们带着武汉市的这些材料到北京、到国家科委、到研究中心去宣传武汉市的具体干法。本来1990年就会批为国家开发区的,后来因为各个地方都在挤。当时GWY有一个意见,就是在全国选20个地方,除了北京以外再选20个地方,一些地方都在挤。所以从1990年一直拖到了1991年3月,GWY12号文件批准了26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市是第一个,摆在最前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3: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火炬计划,科技大街


谈火炬计划等方面的工作,据赵家新(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原董事长)回忆:

我记得第一次我到高新区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在后来的ZF大礼堂召开火炬计划动员大会,火炬计划实际上就是高新区的一个抓手,它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那么它命名叫火炬计划,就是把高校、院所的一些高技术成果怎么进行产业化。那么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火炬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它还有孵化器、重点项目,就是这几大部分组成。我记忆中当时是三件事一起抓,第一件事就是搞项目抓火炬计划,这个就是很多项目都是后来一些高科技企业成长起来的,包括我们很熟悉的三特、当代科技,红桃K这样的一些企业都是那个年代出来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抓一条街,因为当时一条街有点像高新区的样板,所以我们就建设广埠屯一条街。

第三件事情就是找园区,我们初创的大概三年,是没有自己的园区的。园区好像是1991年开始的,那个时候完全是一个管理架构,1991年开始我们就不断的到处找园区,当时叫关东科技园就是作为我们起步的园区,400亩地作为起步,这样就相当于是高新区大的架构差不多有了。



根据袁善腊回忆:

1991年3月2日,GWY12号文正式批复建设东湖等26个国家级高新区。当时我正在ZY D校学习,李涌泉秘书长跟我在ZY D校谈了一次话,正式代表市W通知我,从ZY  D校回来之后就到东湖开发区任CW副主任。我是7月份从北京回来的。

对当时的情景他仍然记忆犹新:

当年为争取东风雪铁龙轿车项目,市W、市ZF在汉阳沌口地区启动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同时大规模建设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这对武汉这座老工业城市而言无疑是巨大压力,可以说是勒紧裤带,举步难艰记得赵宝江SZ跟我谈话,市里仅有资金要确保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通一平”建设,这也是市ZF向国家争取项目作了承诺的。

当时管委会在672医院里租的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办公,不到500平方米,一共20位员工。那时管委会甚至还没有“接待”的经验,有次中午有记者来采访,临时给这位记者在食堂打份饭,结果管委会没有多余的碗筷,连忙找个吃完饭的同事,把他的碗洗干净去打饭。

GWY批复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策区是24平方公里,实际处于洪山、武昌、武昌县(现改为江夏区,下同)三个区建成区范围内,当年有100余家的科技小企业,年税收1000万元。按照要求,首先要启动4平方公里新区建设。当时测算每平方公里“六通一平”需投资4亿元,而国家科委通过建行安排贷款仅800万元,只能在长飞旁的关山村征地400亩,于1991年12月1日开工建设关东工业园,这也是东湖开发区最早起步的科技园区。

压力很大。那时候挨批评多,主要是新区建设拖了后腿,国家科委对东湖寄予厚望,要求高。记得1996年到哈尔滨参加全国高新区座谈会也挨了批评。为什么,新区建设慢了,所以当时压力是很大的。

但是没有担心搞不下来。无论从国家科委、省市各方面都给予了实实在在关心支持。市W、市ZF要求举全市之力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赵宝江SZ任LD小组组长,谢培栋副SJ、李梅芳副SJ、郭友中副SZ任副组长,一个月开一次协调会。关于新区建设,LD小组要求,“各家孩子各家抱”,电是供电局负责投资,道路、自来水由市建委负责投资,通信由市电信负责,洪山区、江夏区在征地拆迁上给予积极配合,省市科技部门在项目上给予倾斜,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最先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为大院大所、科技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应该说逐步打开了工作局面。



五、园区支撑,加快发展



1991年12月,关东科技工业园破土动工,经过5年的建设努力,以光通信产业为主的关东科技工业园和以生物工程、材料工业为主的关南科技工业园初步建成。


袁善腊回忆园区建设时说:

我认为赵宝江SZ在几次LD小组会上,有一个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启动园区建设。没有一个园区做支撑,都是插花地,很难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关东科技园位于关山的东部,所以叫关东,由于武汉市没有钱,只有400亩。这在全国应该是面积最小的,一般都是2平方公里、4平方公里。赵SZ当时跟我谈的是,两个开发区,一个开发区一个建设公司,沌口开发区是以统建办为主,东湖开发区是以城开公司为主两个开发区,一个公司管一个地方,负责整个新区的开发。我总是感谢建行行长宋熙春当时园区的建设一平方公里要4个亿,但是我们当时的启动资金只有300万(含建行120万元股本金),同时宋行长配套了800万的贷款,这就启动了关东工业园的项目。

当然,这一点钱连征地都不够。这样我就找到了当时的洪山区委SJ张烈彩,他很支持,400亩地,我提出的价格是每亩1万5千块。因为我考虑的就是800万,还要留一点搞建设。张SJ很支持,他找到了村里的SJ叫鲁志万,鲁志万当时是不同意的,低于当时的平均价格,他一直坚持到2万5。我说就这么多钱,我估计之前张SJ做了一些工作,最后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园区的建设是从1991年12月1日正式开工,赵SZ主持开工,当时的副组长谢培栋、李梅芳,还有省里的韩南鹏副SZ参加了开幕仪式。我记得开工的前两天,彭俊给我打电话说:武昌县的农民,逼着他不能动工。因为开工,武昌流芳的一个渠道要填,这个要补偿,我问多少钱,他说80多万,没有80万补偿不行,整个征地拆迁只花了600万,这一下增加了80万。当时我就打电话市水利局的钱局长,我跟他说我有困难,希望你把这80万列入明年的水利建设。他当时很爽快就答应了,并说这是市里的大局。


还有很多具体小事,反映当时的关东工业园的建设启动的艰难,也反映全市各部门的配合支持。当时第一年去,最大的事是启动关东工业园,这也是LD小组赵SZ、郭SZ抓的一个重点。当时郭SZ有一个观点很重要,就是你现在开发区的资金不足,摊子铺大了后,建设资金会遇到瓶颈。他的建议是依托两个大企业启动科技园建设。关东科技园主要依托长飞,关南主要依托733,启动两个工业园。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市W市ZF集中力量上关东工业园,关南工业园,主要依托长飞、733,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降低了成本,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园区建设开始走上正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市场运作,用足政策


回忆东湖开发区创办初期的工作,据袁善腊说:

东湖开发区创办之初,缺乏大项目支撑,国家也没有大资金投入,客观上逼使我们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来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首先是充分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创业,2017年光谷的企业总数已达到6万多家。同时更多依靠资本市场,为了解决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管委会通过所属的总公司和创业中心担保,比如凡谷公司最早就是我们担保,通过农行贷款50万元发展起来,以后发展成上市公司,最多一年员工超过三千人,年缴税1亿元。为了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吸纳更多资金,在90年代中期我们支持更多中小企业通过柜台交易吸纳资本,以后通过股份制改造,争取更多公司上市,目前东湖开发区最大民营科技企业当代公司也是东湖开发区第一家上市公司。



袁善腊回顾了关东工业园最早进入的几个项目:

我记得那一年正好长飞建成开工,但是开工后就亏损。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大股东是武汉市。当时中国电信叫邮电部,赵SZ决策把长飞交给邮电部来管。此后马上整个市场打开,这个决策是有远见的。


另外,市里下决心,将长江通讯合资的武汉日电也放到关东工业园。关东工业园就依托三个大项目,一个长飞,一个日电,一个710厂的NEC手机(又叫武汉NEC)。主要就是这三个项目启动,推动了整个高新区的建设。

到了1993年之后,红桃K等一批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红桃K抓住了机遇,把武大的一个项目市场化,税收是成倍增长。这时候我们又抓住了一个机遇,GWY12号文有一句话,就是高新区新征税收全额返还高新区,这是GWY12号文最好的一个政策。市财政局就抓住了这一句话,总经济师徐良荣亲自带队找财政部争取ZY税收返还政策,我记得到了1998年ZY税改之前,市财政局从ZY那里返还获得了1.5个亿左右的税。

应该说,从ZY财政返还的税款,对当时东湖开发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我记得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跟我说,ZY财政返还情况最好的是武汉。我们原来新区建设老挨批评,但是在税款返还上面,市财政局的夏康裕局长、徐良荣副局长,市税务局白荣庆局长、刘勇局长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记得财政部一个司长来考察,我陪她看长飞、科技工业园,看了两个项目她很高兴。她说:“像这么好的项目,财政部肯定会支持。”



七、制定条例,创新管理



回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的制定出台,据袁善腊说:

为了给东湖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994年,东湖开发区率先在全国制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制订东湖开发区条例,主要考虑为东湖开发区提供一个法律保障。东湖开发区跨武汉的三个行政区,管委会是一个派出机构,没有法律地位,也没有封闭的新区,都是插花地带,怎么样保证东湖开发区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保护科技人员的创业积极性。按照国家科委宋健主任要求,在新老体制转换过程中,东湖开发区要努力创造一个“小气候”,理直气壮当好科技人员的保护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十分感谢省、市RD给予的支持,在全国没有先例的前提下,在各方面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省RD郑云飞副主任、市RD高顺龄副主任,市RD教科文卫委员会方先铭主任、刘克勤副主任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保证了《条例》顺利通过。这在当时全国高新区中是第一家。《条例》的出台,不仅确立了东湖开发区的法律地位,同时也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勇于创新、不断追求规范、追求法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忆及东湖高新区的行政管理服务创新,袁善腊讲道:

高新区是一个帮助企业成长的特殊区域,行政管理方面必须创新。现在企业办证都是45证合一,45个证一次就可以办到。其实我们那时就是一站式服务,一开始就是一站式的。管委会组建之初,财政、税务、工商同时设立了分支机构,为企业服务、企业办执照这几个部门都必须到位,确保为企业高效服务、提供最便利的服务,落实国家优惠政策。记得凯迪公司申办企业执照,注册资金只有几千元,当时企业注册起点是3万元,我们按特事特办的要求给他们办理了企业执照。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可能降低门槛,创造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尽快将科技成果转换成产业,正是形成这种大气候,才推动了科技人员创业蓬勃发展。

科技企业初创阶段都很小,产品往往社会不认可,和一些老牌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优势。管委会投入很大精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我记得曾陪同红桃K谢圣明董事长到广州市拜访市政府领导,希望红桃K在开拓广东市场上得到ZF支持。盛隆集团1991年进入高新区只是一个不知名的枣阳开关厂。东湖高新区建设带头使用它的产品,通过多年的打拼,现在盛隆集团已成为开关领域百亿规模的大企业。我们那时候经常跑大学、科研院所,就像你们记者跑战线一样,经常去科研处,了解科研和转化的动态,有创业苗头的就积极扶持。不允许有任何的衙门作风,完全是跑新闻、找新闻的作风,要是衙门还有谁上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4: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链接: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新技术及其产业竞争的焦点从微电子产业转向光电子信息产业,武汉地区的专家学者提议建立武汉·中国光谷。为了抓住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历史机遇,2000年4月7日,省W、省ZF决定组建以省W副SJ、市WSJ罗清泉为组长的光谷建设小组。并提出举全省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推动这一重点工程项目。


八、提案助推,建设光谷


据袁善腊回忆: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多次提出加快武汉光电子产业的集成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的黄德修教授最早提出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的构想。时任省WCW、省科技厅厅长周济支持这个构想。他说美国有硅谷。武汉为什么不搞一个光谷?

2000年全国2会之前,时任武汉市WCW、统战部长刘彩木找我征求ZX提案建议,我说能不能搞个光谷提案?马上得到了彩木部长支持,回去就和刘善璧(时任武汉市ZXZX)说了,善璧ZX很重视,和彩木部长一道组织了13位在汉全国ZX委员,由710厂高工许其贞执笔起草提案。我记得3月17日全国ZX会议宣布了《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的提案,叫1331提案。

省市LD高度重视ZX委员提案。邀请中国工程院,组织全国18位两院院士和8位著名科学家联名向ZY致信,吁请批准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该提案也得到了国家计委、科技部支持。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各部门都参与了“光谷”的规划和建设。经过近20年建设,光谷不仅成为武汉品牌,更重要的是在推动东湖高新区做强做大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光谷”本身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策划案例。




据武汉市ZX原ZX刘善璧讲:



东湖开发区建设是武汉发展的全局大事。ZX就是要把ZF、DW想做的事,帮忙推一推,呼吁呼吁,推波助澜嘛。例如,2000年全国ZX召开9届3次全会,许其贞等我们13位全国ZX委员递交了一份《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案》,这项议案被全国ZX列为1331提案。这个提案当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一些媒体作了报道。但是,在全国层面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就一直在想,怎么把这件事再推一推。


当年的9月,任建新副ZX来武汉视察,我请他去考察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并借机跟任ZX汇报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的事情,请他帮忙跟ZY领导说一说。任ZX很高兴,他说好,你给我一个报告。我马上就跟善腊打电话,让他连夜写报告过来。后来,任ZX在报告上写了这样一段话:“瑞H同志报镕J同志:上月我在湖北考察期间,武汉市同志提出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议。我认为此事符合‘十五’计划发展信息产业的精神,建议予以支持。”这样报告批到Z镕J、L瑞H通知那里

L瑞H划了一个圈,圈阅是一种支持、认同的态度,Z镕J的批示是此事宜由计委、经贸委、科技部统筹解决。这样才有六个部委在武汉来开会。开会还有一个小插曲,别人长春说,光学之父王大衍在我们长春,怎么不在长春搞呢?最后把ZL的东西一看,也不做声了,同意我们在武汉市搞,光谷就这样搞起来了。




九、东湖高新,上市融资



对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时的曲折,袁善腊深有感触:

东湖开发区建设,我认为还有一个转折,就是依靠资本市场,依靠上市公司。我们过去没有上市公司。我记得1997年一个周五,国家科委火炬中心给我们打电话说:国家科委有一个上市指标,如果你们有兴趣,你们就报材料来。因为火炬中心对我们很关心,只要有好的项目,希望我们能够争取到。我记得星期六我们就加班。星期一我们就一起进京汇报,到了科技部规划司,他们就说:“你们来晚了,在你们前面有20家企业。而且,从材料上面看,这些企业比你们的规模都大。”同时他们还跟我说:“1997年正好是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单列市,ZY各个部委要求全力支持重庆市计划单列。国家科委认为没有什么拿出来支持的,有可能把这个上市指标支持重庆市,所以估计你们没有戏。

20多家排队,我们在最后,加上重庆这个特殊情况,尽管大家认为希望渺茫,但大家还是没有放弃,尽全力做工作。当时我们找了李绪鄂同志,李绪鄂虽然退了,但他很关心武汉。当时他给我们出了一个主意:“整个国家的高新区要实现均衡发展,不论东部的上海,还是西部的成都、重庆,再就是北京、沈阳,南边的广州、深圳,都有上市公司支持高新区发展,唯独武汉市没有上市公司支持高新区发展。”他说;“从均衡发展考虑,这个上市指标给位于中部、科技基础比较好的武汉比较合适。”


后来我们跟法规司谈,法规司司长尚勇当时问了我一句话,他问:“郭老师现在还好吗?郭老师就是郭友中(武汉市原副SZ),我知道尚司长的专业是数学,在数学力学方面,郭友中是数理科学家。他说:“郭友中是他最敬重的老师。”我回去马上向已转任市ZX副ZX的郭友中汇报。郭SZ非常重视,亲自带队进京,还带了一本他出版的新书去科技部。尚司长亲自接待郭SZ。这也反映了他对郭SZ的敬重,也为东湖高新争取国家科委上市指标创造了条件。

东湖高新的上市,为后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我认为这一块是一个转折。包括先期上市的当代,以后接着烽火通讯、长江通讯、春天、三特等一批企业纷纷上市,推动了整个大规模的建设。我感到东湖开发区建设的启动,尽管有很多坎坷,却是真正地依靠市场。一开始启动,就是以市场为主,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我自己感觉到是一种倒逼机制,形成了一种直接面向市场的运营模式。



袁善腊总结道:

2017年东湖开发区上市公司已达到36家,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到1070亿元,其中烽火、长飞、人福、华工科技、高德、三特等上市公司已成为东湖开发区骨干龙头企业。




据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DWSJ赵家新回忆:

高新区发展的转折点就是东湖高新的上市。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个星期五的中午,大概十一点多唐良智接到火炬中心的电话,说有这么一个上市指标要不要?你们搞不搞?他马上跟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老赵有这么一个事搞不搞?那肯定要搞,我们做企业的肯定是希望有这个机会的。其实唐良智一直很注重资本市场,我记得很早之前我们还一起见过屠光绍。屠后来是上交所的老总,现在是中投的总经理,后来他跟唐SZ是好朋友


唐SZ当时很重视这个,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了我,然后我们俩下午一上班就跟袁SZ汇报,袁市长说这是好事,赶快搞!我记得蛮清楚,星期六上午就在惠济路的二号楼,杨卫东校长应该也去了,许金华也去了,反正去了几个人。当时就是谈这个怎么做材料,就是用星期六、星期天两天的时间包装了一个上市公司的材料。

星期一早上我们跟袁SZ坐最早的飞机飞到北京,然后进了火炬中心的门,我们进去的同志,谈了半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哈尔滨进来了。从此以后哈尔滨高新区就在我们后面排队了,就是抢了一下我们就抢到前面去了。当然,不是这样简单,上市的问题很复杂,做了大量的工作,算是拉开了东湖高新上市的这么一个序幕。东湖高新后来是97年到上交所。东湖高新的上市应该是成本最低的、效果最好的,这个里面细节就不说了。

那么东湖高新的主要控股股东就是武汉高科。武汉高科是我们市国资委授权的,东湖高新就是我们控股的一个上市公司,它的主要的职责就是园区的建设。后来东湖高新让红桃K控股了,然后又转给凯迪了,现在又转给了湖北联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5: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区域托管,规模拓展

根据袁善腊讲述: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ZY、省、市W及ZF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大企业、大项目工作重点,在体制、机制管理上不断创新,尤其是在区域管理体制上探索创新,推动了东湖开发区持续快速发展。

东湖开发区最重要的,真正实现大规模发展还是在1999年原来还在全国区域,我自己感觉不是前列。大院大所集中,这在全国有影响的,但是我的产业化不如上海,不如深圳,不如北京,甚至不如西安。西安、成都、沈阳的园区建设都比我们好。1999年3月29日,罗SJ和代重SJ到东湖开发区调研。调研以后,罗SJ很兴奋,提出来大手笔、高起点建设东湖开发区。原来我们还是在插花地上做的,他提出“以后必须要成片开发,要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必须高起点、大手笔建设高新区。”他定了这之后,不是仅仅说说而已,而是真正地拿出实际行动,要把几个村交给我们托管。

首先从洪山的四个村开始当时李富生(时任洪山区委SJ)同志跟着,他刚到洪山上任,商定关山、曙光、钢铁、群英四个村交给东湖开发区托管。3月29日提出来,6月份市W市ZF发文,将四个村整体交给东湖开发区托管。接着第二年2000年又找了李传德他是江夏的SJ,李传德跟罗SJ坐在一个车子里,要李传德拿5个村左右交给东湖开发区。就把茅店、周店五个村加中南政法大学居委会,我们叫五村一委,2000年交了。两次托管将近30平方公里。


第三次是划拨流芳13个村,第四次是划拨九峰,第五次划拨左岭。最后一次就把佛祖岭、龙泉、花山一片。从1999年到2009年,在罗清泉同志亲自主持下,东湖开发区先后经历了6次托管,到2009年高新区的总面积达到518平方公里。六次都是罗SJ亲自主持的。GWY批准的24平方公里,扩展到518平方公里。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好基础。

关山这边,以光通讯为主。流芳那边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九峰这一片主要是生物产业园。左岭代表着国家竞争力的存储器基地。每一次的空间扩展,就为武汉高新区产业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袁善腊解释说:

托管的思路是,把东湖高新区相邻的洪山区、江夏区部分乡镇村,分批次移交东湖高新区管理,不涉及行政区划调整。被托管区域的RD代表,ZX委员选举及其参Z议Z活动,由原所在行政区统一部署进行,东湖高新区配合;被托管区域的计划、统计、民政、教育、卫生、劳动、土地规划及建设、环保、园林绿化、计划生育,农村建设等行政管理事务,由市ZF委托东湖高新区实施管理,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实施管理;被托管区域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移交东湖高新区;实施托管后,被托管区域的工商、税务、财政、质量监督、公安、社保等管理事务,由设在东湖高新区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这种托管不实行高新区和行政区合一的模式;坚持作为ZF派出机构的高新区管委会对区域经济社会的管理,这在全国是首创。

实践证明托管不仅加快了东湖高新区快速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洪山、江夏区建设,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被托管区域的居民、农民收入水平。国家科技部充分肯定了东湖高新区托管模式,GWY副ZL  刘Y东在考察东湖高新区后,赞赏东湖高新区采用托管方式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问题就是一个创新。



袁善腊还说:

东湖开发区大规模发展,土地有了,基础设施跟不上。在资金问题上,市W罗清泉SJ(时任湖北省W副SJ、武汉市WSJ)是亲历亲为。第一笔钱是2000年他找开发银行的俞小平行长,争取2亿元贷款就是为了修路。记得谈2亿元贷款那天,武汉航空公司的飞机出事了,罗SJ马上打电话过来说汉阳出事了,你代我向俞行长致歉,我要处理汉阳的突发事件,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就是那一天谈的2个亿。

2个亿不够,大规模地建设,这么大的空间,水、电、路、气建设急需资金,俞行长调走之后又找新行长林放借了10亿。2000年,在财政很困难的情况下,开发银行的资金真正发挥了雪中送炭的效果。这些资金为高新区大规模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市W罗SJ还亲自找省交通厅的任厅长,帮助解决高新区的道路问题一个是关山一路,现在叫光谷大道,一个是南湖南路,就是华农穿过去的一条路。当时任厅长为修南湖南路给了3000万,其余我们自筹。关山大道当时定的是2个亿,为了修这一条路,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设计的是80米,罗SJ说不行,必须要100米,要预留。现在看他是对的,他说:“必须要预留,要从长远考虑。”关山一路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跨南华环线有一个铁路,涉及铁路的建设,得上报铁道部,他负责与铁道部的协调。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事情他都亲历亲为。




十一、着力项目,抢占高点



回忆起东湖开发区的产业项目建设,袁善腊讲道:


当时高新区的产业项目,很多都是市W罗SJ亲自跑的。我记得1999年,长飞最困难,光纤正在降价,当时每千米1300块钱,降到了每千米100多块钱。这种情况下,全国的整个光纤价格都到了低谷。这个时候长飞提出来要上六期改造,整个董事会犹豫不决。罗SJ坚决支持,下决心要六期扩产。长飞现在是世界第一,六期扩产是至关重要的。扩产当中涉及到资金问题要争取各方的支持。当时长飞公司向国家争取技改项目支持,国家经贸委当时批了5000多万补贴。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长飞的项目不属于技改,完全是新建。确实是新建,这边是老厂,那边是新厂。


正好SZ到长飞调研,知道这件事,直接打电话给国家发改委的王春正常务副主任,请我和长飞财务总监庄丹直接到北京汇报。汇报前一天晚上,王春正同志的秘书跟我们打电话说,明天有ZY财经LD小组会,接待不了,委托了张国宝副主任接待你们,他又分管这个项目。不久,张国宝的秘书打电话过来说:“希望武汉市安排一位副省级领导参加”。我想怎么办呢?时间已来不及,正好想到周济去了。他刚刚调到教育部,才报到。我通过电话把这个事情跟他作了汇报,他说:“那我调整明天上午工作安排,先参加国家发改委活动。”我赶快给张国宝秘书打电话:“周部长来行不行?”他说:“那可以”。

我那天跟肖常谷、庄丹一起跟周济到了办公室,当时张国宝当着肖常谷批评了几句:“老肖你是老发改委,你懂不懂技改和基建?”肖长谷笑,周济两句话一说,气氛就好了。周济跟张国宝说:“我刚到北京上任,今天来跟你报到的。长飞公司这个项目是我在当SZ遗留的问题,我来向你汇报。”国宝同志很尊重周济部长,说:“你是院士,我们会充分考虑武汉市意见。”这两句话,不到半个小时,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回忆国家存储器项目的落地实施,据袁善腊说:


后来国家提出来的存储器项目。当时国家定的就是北京、上海、广东。为什么武汉市能挤进四大基地之一?就是因为前期省市领导重视支持投资新芯半导体项目俞SJ、罗SJ、周坚卫副SZ,苗圩SJ、李宪生SZ鼎力支持上武汉新芯,为今天国家半导体基地打下基础。

当时投资半导体项目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上海新芯张汝京先生支持武汉,但不出资金,也不承担风险,由省、市直接投资100亿,投一个产业项目,这是武汉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武钢都没有拿这么多钱。这个项目明确讲由ZF拿钱,上海是不拿钱的。由武汉兜底,失败与否都由武汉承担。

当时苗圩SJ主持市WCW会,唐良智同志汇报,担心很难通过,苗SJ说先汇报、我签字。CW值班室拿着苗圩SJ的签字找每个CW各人签字。记得开CW会之前,苗圩要求CW会值班室发给每个CW一本书,就是写上海半导体的那本书。胡启立当时是电子部部长的时候,写的《芯路历程》。当时要求每个CW要看那本书,国家战略,必须勒紧裤带也要上这个项目。

该项目需要100亿,说是财政拿钱,还是要贷款,要找开发银行。记得我和孙亚副SZ陪同苗圩同志在香格里拉向到武汉考察的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汇报,我们提出的争取80亿人民币贷款,陈元董事长当时表态,半导体项目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开发银行应全力支持。为降低汇率风险,开发银行先安排10亿美元,今后建设还需要资金,再安排人民币贷款。

关于20亿元股本金,是全国2会期间,周坚卫常务副SZ召集我和财政厅商量落实俞SJ、罗SJ指示,按省、市、东湖开发区 “三三四”比例,即省财政30%,市财政30%,东湖开发区40%安排。同时明确东湖开发区新增税收,省市留成部分全额返还东湖开发区,用于支持半导体项目应该说这个政策保证了半导体产业能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这件事也反映了省市主要领导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气魄和决心。




回忆东湖开发区生物产业基地的建立经过,据袁善腊说:


东湖开发区过去没有生物产业。罗SJ说,当时把九峰划过来之后,就是建立生物产业基地,我记得2005年开工的,现在几百亿了,在国家是一个重要的新兴的生物产业基地。2000年,我们到华农调研,要依托华农建立高科技农业园,当时国家重点支持陕西杨林,那时候是L岚清当的组长。有十几个部,包括建设部、科技部。各个部都拿钱支持陕西杨林。武汉市没有,但是罗SJ提出来依托华农建立农业园,现在武汉农业园规模已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上半年我陪罗SJ看高新区几个项目,看了农业园,看了存储器项目,看了天马的TFT以及华为研究院,罗SJ很高兴,很振奋他说这些项目真正地代表了国家的竞争力,在整个新兴市场上武汉市抢占了制高点。葛店化工厂是原来吴官正老SZ所在的一个老厂,上万的员工、家属,加上化工二厂这一批老企业,原来是最困难的地区。最近就这一个地区投资几千亿,其中半导体一千多亿。两个TFT厂投资一千亿。再加上基础设施投资几百亿。罗SJ看到非常振奋,这个地方是全国高科技投资强度最大的一个地方,原有工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8 16:20 , Processed in 0.06940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