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8 17: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景观绿化整治工程
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属长江右岸,与中心城区隔江相望。规划 范围北起葛洲坝坝下,南至艾家荆门山,生态治理岸坡长度 21.5km,总面积约 206.37 万 m2。 整条绿廊景观结构为四段、六节点,四段为城市形象段、森林公园段、中华鲟绿道段以及新城休闲段。
城市形象段:该段由葛洲坝到至喜大桥,与宜昌中心城区隔江相望,也是点军区未来主要的城市建设区。因此,该段功能定位为城市形象段,将宜昌水电水利文化、运动文化融入江岸绿廊之中,展示城市魅力。视觉上体现山水交融的景观特色。功能上设多种型的游憩空间,丰富游览体验,该段有绿廊起点、内口河河口湿地、至喜桥三处重要节点。
森林公园段:该段由孝子岩起,至红光港机厂。以孝子岩的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为人们提供传统文化教育场所,并感受都市中难得的自然、生态、清新与野趣。港机厂设计樱花林,形成摄影基地,保留礁石滩的纤绳痕迹,体现码头文化。该段有卷桥河河口湿地、港机厂樱花林两处重要节点。
中华鲟绿道段:该段由港机厂起,至胭脂坝末端。现状用地局促,生态敏感性高。同时是中华鲟活动产卵的主要区域,将其功能定位为生态恢复,设计以保护为主,采取最小干预的策略,尽量减少对现状生态系统干扰,恢复生态健康。打造中华鲟主题科普绿道。在谭艾路外侧利用现状路设计独立自行车道,在场地相对平整的位置设小型休息平台,解说内容融于其中,岸坡补植植物,自行车道隐约其中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在胭脂坝划定疏花水柏枝的保育区,禁止开发和进入,减少对生态的干扰。
新城休闲段:该段由胭脂坝末端至柳林河。近期设计以体现自然风光为主要基调。岸坡基本维持原有形态,利用低矮的格宾挡墙稳定岸坡,形成层层台地的花田景观。花田在种植多种地被花卉的基础上,组团补植高大乔木,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较低处种植耐水淹的乔木,按一定韵律成片种植,丰富沿岸界面景观要素,坡脚采用镇脚以防侵蚀,体现自然野趣。
交通系统
市政路:设计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基本按照控规要求设计, 1#道路宽 7m-10m, 2#道路宽 15m, 3#道路宽 25m。谭艾路在现有市政路面规划出宽 3m 自行车绿道。
自行车道:连续畅通,局部成环,与宜昌绿道系统、磨基山公园、卷桥河公园绿道相衔接。路宽3m,基本为独立自行车道,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沿线设10 个自行车驿站。
游步道:宽度 1-2m 不等,分布于岸坡,采用石板等耐淹材料。
登山道:宽 1.5m,分布于笔架山与孝子岩等山地,采用石板或者木铺。
滨水栈道:沿岸坡局部分布。栈道采用混凝土结构,路面采用石板,其耐水淹。基础结构根据场地变化采用多种形式处理,使其与地形更好结合。
观景平台:设置多个小型的观景平台,隐于丛林之中。
码头:所有码头逐步取消。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