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近年来,南京麒麟科创园抢抓新一轮全国科技资源布局调整、南京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等重大机遇,大力集聚中科院系统尖端创新资源,初步形成“1+N”,即“国科大南京分院+N家研究所”创新发展体系,园区一举成为北京中关村以外全国“中科院系”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南京麒麟科创园定位于南京创新名城核心区、综合性科学中心主承区,以及江苏省科技创新地标。2020南京创新周举行在即,本报今日起推出“智汇麒麟·创新高地”系列报道,聚焦园区书写“创新答卷”的创新举措和鲜活实践,展现南京不断攀“高”追“新”的时代缩影。
今年5月9日,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研究院收到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颁发的新注册登记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这标志着中科院计算所南京所区正式成立,这也是该所在北京之外的唯一所区。
有着我国计算机事业“摇篮”之称的中科院计算所,被公认为我国计算机产业人才与技术的源头。2018年初,该所牵手南京麒麟科创园,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信息高铁”科技创新综合实验平台,同时落户麒麟的还有双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顶尖创新资源。这是一列抢占时代先机、意义非凡的“信息高铁”,它承担着与生俱来的重大使命——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大平台建设、人才高地打造,在南京东高起点布局“智慧的明天”,支撑南京乃至江苏省在IT3.0时代的全球科创中心地位。
他们将互联网“触手”伸向太空
5月26日,麒麟科创园人工智能产业园6号楼副楼的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里,科研人员正忙着测信号、敲代码、写论文。
按照中科院计算所与南京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即“弘光专项”成果和卫星通信团队被作为重大创新资源标杆引入南京。短短两年时间,研究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光杆司令”发展到100余人团队。这其中,有名誉院长倪光南、学术委员会主任邬贺铨等6位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也有刚毕业工作不久、自称“青稞”的青年科研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80%。无论老中青年,他们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卫星将互联网“触手”伸向太空——面向6G时代,构建世界一流的空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与计算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引领中心,实现万物智能互联。
在研究院办公区,简约却不简单的陈设,无处不彰显着“中科院系”国家队在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地位。从高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算法设计,到低轨卫星互联网地面终端原理样机开发,再到基于星地融合的6G系统总体架构、协议体制、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所见证着我国卫星通信领域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历史。
“南京是福地,麒麟是宝地。”研究院院长助理穆锡金博士表示,园区提供了极佳的配套服务,除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外,还配置了书吧、茶吧、洽谈室、学术长廊等功能区,为团队创造了心无旁骛的科研环境。
打造IT3.0时代科创中心
“高原”之上起“高峰”,中科院计算所集聚一群“最强大脑”落户南京,最为外界关注的要数其主导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信息高铁科技创新综合实验平台”。该项目基于自主技术体系构建体系完备、自主开放的综合性试验场和规模性应用示范,为万物智联时代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从理论验证、技术开发到创新应用的试验环境支撑。同时,还将建立“信息高铁”科技创新产业园,以该平台为抓手,力争在麒麟科创园打造千亿市值的产业集群,塑造江苏信息产业地标。
“‘信息高铁’计划,区别于美国上个世纪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研究院副院长田霖介绍,后者是美国实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高科技计划,产生了微软、百度、腾讯等一批行业巨头,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和繁荣。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因此,中科院计算所提出“信息高铁”计划,要构建我国自主技术体系的信息基础设施,继1.0时代机器之间一元互联,2.0时代人、机二元互联之后,面向未来人、机、物三元互联的IT3.0时代,提供像“中国名片”高铁一样经济高效、又快又好的高通量、高品质信息服务。
“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要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技术引领能力。”对该项目的重大意义,倪光南院士曾指出,当前我国信息领域面临产业根基不牢,缺乏核心芯片、基础软件与核心设备的困境,需力争在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信息高铁科技创新综合实验平台,作为面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唯一的“端边网云”体系完备的综合性试验场,已在南京麒麟科创园完成选址论证。试验场包括高通量云计算平台、智能融合网络平台和超级基站接入平台等三大平台组成的核心基础设施,由综合智能测调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组成信息高铁一体化调控中心。最终,项目将以南京“信息高铁”总站为核心,与全国各站点连接,形成辐射全国的可测、可调、可控、可信的信息高铁服务网络。
“结合南京科教人才优势,预计用5-10年时间,支撑南京打造一个信息科技国家创新中心,树立南京所区在信息基础设施研发领域的全球性影响力,确定南京乃至江苏在IT3.0时代信息科技的全球科创中心地位。”中科院计算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产业初成集群
近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在南京麒麟科创园,依靠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这只“老母鸡”,当地空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产业集群早已小成气候。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研究院孵化的首批企业,凭借顶尖专利技术和人才团队,公司研发出业内首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公斤便携卫星通信终端,产品成功应用于应急、互联网接入和物联网数据传输等领域,出口“一带一路”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目前已申请专利46项(其中授权9项)、软件著作权10项,共孵化引进科技企业24家,去年总收入超1亿元,初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产业集群。
“背靠中科院系‘航母’,起步就站在巨人肩上,让公司发展很有底气。”控维通信创始人魏武说,公司去年营收超过5000万元,成功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完成由国内知名硬科技投资平台——中科创星领投,中科图灵、麒麟园区基金跟投的天使轮融资,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