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一)一以贯之抓布局、促升级不动摇,大力发展“四种类型经济”。SW提出大力发展“四种类型经济”,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经济治理效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以“八区一县”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以ZY商务区、标志性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培优壮大总部、金融、楼宇、数字、会展、夜经济、现代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等城市经济业态,构建“一核一环多节点”的城市经济发展布局。“一核”依托新华、桥西、长安、裕华和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打造地标引领、核心带动、特色鲜明的城市经济发展主引擎。“一环”依托鹿泉、栾城、藁城和正定,重点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质,打造现代产业和产城融合示范区,实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多节点”依托其他县(市、区),加强县城与中心城区的协同对接,加快发展与县域特色产业相适应的城市经济业态。城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8%以上,到2025年“八区一县”生产总值和税收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70%、80%。
  打破行政区划,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配置和高效集聚。着力打造开放发展先行区,依托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及有关平台资源,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国际物流等产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质量,构建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依托高新区、藁城、栾城、鹿泉、正定、赵县、元氏等县(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集区,依托行唐、新乐、无极、深泽、晋州、平山、高邑、赞皇等县(市),推动食品、纺织、服装、化工、钢铁、建材、皮革、日化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约集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康养休闲产业聚集区,依托灵寿、平山、鹿泉、井陉、矿区、赞皇等县(区),大力培育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依托正定、平山、赵县、灵寿、井陉、鹿泉等县(区),统筹历史、红色、山水等资源,大力发展体现资源优势、彰显文化底蕴、突出地域特色的文旅产业。
  全面统筹园区发展资源,科学确定园区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定位。提升园区能级,打造要素资源集聚、服务功能齐全、人才技术汇聚、产城有机融合的产业新城,不断扩大开发区经济规模,到2025年,高新区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经开区进入全国百强。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加速形成一区多园、一园一主业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园区聚合效应。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要素保障,不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园区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500亿元的园区达到12个以上。
  围绕“绿”“利”双赢,提升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推进产业生态化,重点实施工业改造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农业集约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四大行动,推动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污染排放总量逐年减少,投入产出水平逐年提升,加速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形成节能低碳、绿色环保、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化,依托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资源优势,创新经营生态方式,提升经营生态效益,坚持立体化、叠加化、链条化发展模式,着力发展都市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真正把良好的生态资源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二)一以贯之抓规划、谋长远不动摇,精心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善其谋而后动,举一纲而目张,规划事关全局、事关未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起步期,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坚持把石家庄放到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大格局中审视,放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考量,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凝聚各方智慧,谋划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高质量编制符合我市实际、体现人民意愿、引领未来的“十四五”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全市未来15年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牢牢把握省会功能定位,抓住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多规合一”,科学评估评价,构建结构合理、层级完备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框架,建立“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化三大格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优化市区结构布局,科学确定指标体系,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组织模式,加快编制进度,力争年底前按程序报审。
  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放大用好数博会平台,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立足石家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科学把握数字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软件服务、区块链等产业,快速壮大数字产业化规模和层次,创造产业新物种,引领数字产业加速崛起。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行业头部企业,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社会管理、教育医疗、民生保障、信用体系深度融合,提升**治理和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一以贯之抓重点、强弱项不动摇,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必胜的信心、决战的姿态,坚决打赢打好,奋力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关口。
  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普查和“回头看”,全面审视和检查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情况,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质量,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成效普查。全面梳理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的成功经验,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聚焦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这一目标,坚持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政策相衔接,探索建立健全防贫体系。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强的措施,一天一天地努力,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突破,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空气质量“退倒十”总目标,严格落实各项精细化举措,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强化散煤治理和燃煤锅炉整治,实现“禁燃区”燃煤清零。完成4家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9月底石钢搬迁项目建成投产、市区主厂区停产。强化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持续开展道路、建筑施工、露天矿山等扬尘治理,推进工业炉窑、涉VOCs企业整治。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差异化管理办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示函等制度,落实好排名通报与考核奖惩机制。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落实河长制要求,完善河流应急报警监测机制,全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整改,加强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河流、工业污水治理,年内全部关停集中供水范围内的自备井,压减地下水超采量0.7亿立方米。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栾城、赵县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9.6%。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规范化建设,继续实施“三沿三旁”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60万亩,森林抚育50万亩,矿山复绿79处。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抓好源头防控。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持续完善各类风险梳理分析、动态研判、排查化解、防范管控机制。大力化解存量,着力遏制增量,及时有效化解处置国企国资、**债务、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齐头并进开展土地、矿产、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项目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金融领域风险整治,全力做好卓达、轻易贷等重大案件处置工作,重拳打击校园贷、套路贷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一以贯之抓发展、稳增长不动摇,着力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趋优。稳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抓重点协同推进,聚合力同频共振,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加速器。金融强则经济强,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激发金融活力,畅通金融血脉,着力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以ZY商务区、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数字经济园区为依托的金融集聚区,打造京津冀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一流金融强市。金融兴则产业兴,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百业,支持发展资管、理财和金融科技等金融新业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促进金融与现代产业、民生建设、科技创新、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产融共赢。金融活则企业活,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充分运用信贷、股权、债券、新型债务融资、票据、贸易、供应链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增强双创主体、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融资可获得性和满意度。政策优则环境优,加大政策供给力度,优化金融业加快发展的生态环境,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政银企信用数据共享平台,设立企业上市辅导扶持专项资金,制定金融人才奖励政策、开通引才引智绿色通道;用足用好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金融开放政策,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和服务开放,促进跨境投融资和贸易便利化,放宽金融业外资准入,鼓励内外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开展人民币和外汇贷款、衍生品等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产品。
  实施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开展重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特色园区招商,重点引进一批生产制造终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签约项目达到800项以上。严把项目入门关,建立以技术含量、亩均效益、亩均税收等为导向的项目筛选机制,确保新上项目节能环保、技术先进、高端高质。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实施签约项目落地行动,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年内确保10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0个项目竣工。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地方专项债券政策,实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工程,加快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扩大民间投资行动,大力推广PPP等多种融资模式,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工程建设。
  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深度挖掘传统消费潜力,积极拓展新兴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不断丰富消费品供给,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加快布局港货精品店、河北特色产品店、进口商品营销中心,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提升消费层级;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增加地方名优商品供给。积极培育新兴消费,扩大文化旅游、休闲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打造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支持发展综合性和专业性网络消费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大力优化消费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营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假日消费促进活动;加强商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健全商品追溯制度和消费者维权机制,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
  (五)一以贯之抓创新、建体系不动摇,切实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紧紧把握科技创新大趋势和未来竞争新特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综合创新体系。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落实省科技倍增计划,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绿卡”制度,继续实施“名校英才入石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合力攻坚“卡脖子”技术瓶颈,鼓励支持企业家开拓创新,培养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快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综合体等科技创新载体,引领带动相关学科、技术领域进步。重点加快石家庄市产业创新中心、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全年认定各类创新平台35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水平,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发挥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作用,打造“设计+”产业。持续推进省、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以创新链优化产业链,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深入推进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的样板案例。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加强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实验室、科学装置、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扩大科技创新券与京津互认互通范围,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机制、实现协作共赢。积极参与中俄科技创新年、中日韩科技创新合作年活动,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政策优势,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业态。大力推进开放创新,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六)一以贯之抓开放、促改革不动摇,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化改革破解难题,以高水平开放汇聚资源,持续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政策优势,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抓好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在投资、贸易、金融、**职能转变以及产业开放等方面创出新经验,培育增长极,打造“种苗圃”。实施“大通关”战略,充分利用第五国际航权、A类低空服务站、钻石口岸建设等政策机遇,加快口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简化单证、优化流程,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降低口岸收费,提高通关便利化程度,大力发展陆港经济、通道经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打造一批特色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地方特色商品海外市场占有率。加快“走出去”“引进来”,制定更优惠的政策措施,支持鼓励本地优势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开展跨境并购,发展服务贸易;以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为目标,加大对外招商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年内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
  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千方百计向改革要出路、要方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力量、权限向基层下沉,构建层级权责配置合理、财权事权协调均衡、行政执法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办法,探索科研管理绿色通道和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热情,释放创新创造潜能。
  持续推行“**直通车”制度和“政策服务包”,切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推动市县两级行政审批跨层级“一件事”办理,探索实行企业开办“即来即办”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民营备案类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启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打造“诚信石家庄”城市品牌。毫不动摇发展民营经济,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零成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基础性公共项目,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受到尊重、感到公平、成就事业。
  (七)一以贯之抓建设、提品质不动摇,持续增强省会综合承载能力。兴业必先兴城,兴城必重品质。树精品意识,下绣花功夫,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群众期盼需求,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统筹管控,彰显古邑新城望山见水的历史人文特色和地域环境特点。
  塑造城市新地标,规划建设城市客厅,确保ZY商务区年底初见形象;加大文化街区和正定古城保护、修复、提升力度,倾力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展现改造新成果,加快推进棉五生活区整体改造,全部完成剩余332个老旧小区整治任务,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2万套,新改建30家便民市场,改造提升主城区5条老旧供水管网,加快推进城市退水排涝、雨污分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0万平方米公园、游园,确保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8月底完工。构建住房新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力度,推广被动式、装配式建筑;统筹规范规划设计、土地出让、配套建设、施工验收各环节、全链条,加大建设监管力度,提高新建住宅品质和配套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造出行新环境,加快推进地铁2号线、3号线年度建设工程,确保2号线一期6月开通;推进中华大街北延、胜利大街南段改造等工程,打通仓丰路等10条城区道路。推进石雄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津石、石衡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2020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巩固提升省会交通枢纽地位。
  巩固提升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服务管理信息化,加大信息通信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着力提高公共安全、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交通出行、商贸物流等领域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容整治精细化,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攻坚提质三年行动,深化“以克论净”,提高水洗机扫率;高标准抓好城市街道美化亮化净化,加强城市街道外立面整治,坚决根治占道经营、渣土运输等问题。公共停车人性化,利用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和人防设施开发地下停车场,加快取消主干路占道停车位,坚决治理乱停车、乱收费,年底新增停车位14.8万个。垃圾处理无害化,深入开展垃圾强制分类,8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部投用,提高垃圾处置能力。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创建活动,实现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以创建“园林城、卫生城、洁净城、文明城”为抓手,大力实施县城建设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县城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全面打造“独具特色、靓丽多彩、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实施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7大工程,建设一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元氏、赞皇办好市旅发大会。做好赞皇、新乐国家级园林县城和行唐、赞皇、赵县省级卫生县城申报工作,力争正定、高邑、新乐创建成国家级卫生县城(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4%。
  (八)一以贯之抓基础、补短板不动摇,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三农”工作全面进步。
  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稳定优质农产品供给,抓好“一减四增”,打造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9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24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以上,瓜菜、水果总产稳定在500万吨、150万吨;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抓好生猪稳产保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力度,省级示范联合体达到15家以上,发展设施农业、园区农业,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培树一批特色鲜明的“石”字号农业品牌。打造奶业强市,实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领军企业培育、乳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四大工程”。推进智慧农业延伸应用,培育形成20个较大规模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典型。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庄清洁、绿化、亮化、美化等专项行动。持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厕所改造提升20万座。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效,提高污水治理水平,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点打造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继续抓好正定滹沱河沿岸村庄和栾城东南片区、元氏槐阳片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速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进程,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开展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年底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管理方式和经营水平,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空心村”治理,年底前完成18个空置率50%以上村庄的治理任务。
  (九)一以贯之抓民生、办实事不动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惠及民众,让人民乐享成果。
  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制度,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培育星级养老机构15家,全年新增养老床位4200张。继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增长幅度不低于10%。
  加快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新建普惠性幼儿园30所,全力保障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就学。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着力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和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着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实施“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加快市属高校园区建设,信息工程学院9月投入使用。推动职教园区创新发展,打造全省职教品牌。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四医联动”改革,全面推行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3月底市第一医院(赵卜口院区)正式启用,6月1日市儿童医院建成使用,年内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全覆盖。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为省会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文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下基层演出不少于800场,彩色周末演出不少于1000场,加快推出一批文艺精品,推广发行文化惠民卡,持续拉动文化消费。继续做好行唐故郡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推进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大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00条,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冰雪运动向纵深发展,办好马拉松、环城自行车赛和第16届全民运动会,打造体育活力之城。
  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战决胜战役,争创社会治安标准化城市。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灾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地震、减灾救灾、史志档案、电力能源等方面工作,扎实开展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