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700|回复: 76

[项目进度] 全文!省 委深改委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8 1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 共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粤改委发〔2019〕16号
**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
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各专项小组,省 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广州市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广州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广州市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已经省 委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广州、也是对广东的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 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同等的力度,全力推动实施。省 委办公厅、省政 府办公厅要参照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模式,牵头建立支持广州的工作机制和特事特办机制。省 委改革办要强化督促指导,省有关改革专项小组要统筹推进,省直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协调解决广州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广州市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调动全市资源,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不断强化广深“双核联动”,深化珠三角城市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四个出新出彩"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四个行动方案在后面全文列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3: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 平总 书 记视 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广州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更好发挥对全省的支撑引领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密对接国家战略,贯彻省 委“1+1+9”工作部署,大力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中实现“双核联动、双轮驱动”,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力争到2022年,城市能级、经济规模、创新带动力、要素集聚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明显提升,经济中心、枢纽门户、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综合服务、社会融合等功能取得新突破,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全力提升经济中心功能


1.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实施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建设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与深圳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与佛山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融入珠江东西岸高端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和全球定制之都。

2.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支持广州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建设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与深圳共同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物流航运中心。加快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落地,争取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深化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碳资产抵押贷款业务。与深圳共同办好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推动内外贸高质量发展,优化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完善市场采购等试点政策体系,依托重点商圈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打造一批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做强国际商贸中心。

3.提升重大发展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重大政策创新。加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合作,加快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规划建设。优化广州南站功能,完善站场设施配套,谋划建设国际医学中心。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等重大平台。探索促进私募股权交易的便利举措,加快建设民间金融街、国际金融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和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先行示范区,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放宽港澳专业人才在穗执业。

(二)全力提升枢纽门户功能

4.增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发挥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海陆空枢纽能级和功能,实现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目标。完善并推进实施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建设优化江海、铁水、公水、海空、空铁等立体化交通联运网络,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共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加快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推动第四、第五跑道建设,拓宽航线网络,壮大临空经济示范区。

支持广深两地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合作,争取国际航运保险增值税免税政策落地,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广州建设世界级高铁枢纽,谋划建设广深第二高铁,推进广湛、广汕汕高铁等标志性骨干工程和广佛环线、穗莞深等城际轨道项目,加快广州地铁线网向周边城市延伸。支持广州建设世界级都市数字交通体系,打造多模式多业态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持续增强城市综合交通精准动态协同服务能力。

5.建设国际信息枢纽。加快布局建设5G网络,推进智慧灯杆和智能电网试点,培育引进核心企业,建设5G+无人机(车/船)试验场地,打造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加快发展5G+ 4K/8K产业,建设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办好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争取国家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和深度融合。

6.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支持“广交会”提升影响力和辐射面,建设高水平会展综合体,与深圳共同争取国际国内重大展会落户两市并合理布局。发挥世界大都市协会联合主席城市作用,创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论坛,扩大从都国际论坛等影响力。支持广州加强国际城市合作,带动珠三角拓展友好城市、友好港口。

7.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携手港澳建设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推动“单一窗口”与港澳、“一带一路”沿线口岸互联互通,支持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体系。推进中欧班列等跨国物流发展。支持黄埔区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区,创建拥有广州市级管理权限的创新城区样板。深化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以及中欧、中以、中日、中瑞(士)等科技和产业合作。支持广州承办“一带一路”重大主题活动,推动海丝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

8.服务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广州一深圳“双核联动、双轮驱动”作用,深化产业、科技、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共同做优做强做大珠三角核心区。强化广州一佛山极点带动作用,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支持广州与肇庆、云浮、韶关等城市加强商贸、物流、农产品等领域合作共建。深化与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战略合作。在推动全省革命老区、原中 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中当好表率。

(三)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功能

9.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围绕打造科技创新强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支持广州参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中子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的对接合作,打造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一批创新节点。推动科技服务平台设施共建共享,推动财政科技经费跨境使用,共建穗港科技合作园。

10.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深化与重点高校、中 央和省直属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与深圳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展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争取设立更多国家级或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型水下智能无人系统、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设施和研究平台,引进动态宽域飞行器实验装置,支持在穗省实验室建设。探索符合国际规则的创新产品**首购制度。

1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广州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落地实施。改革国有企业创新考核激励制度,探索开展员工持股改革试点。加强中新广州知识城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合作,联合港澳创建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平台。支持广州设立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承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

12.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实施广聚英才计划,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发挥好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等平台作用,集聚战略科学家等急需紧缺人才。支持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推动广州开发区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施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创新工场(基地),支持广州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大会。

(四)全力提升文化引领功能

13.打响文化品牌。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等品牌,支持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建设,打造文化强市。支持设立中 共三大历史研究中心。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建设。完善广州地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机制。推进广东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和广州“五馆一院”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广州与深圳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力度,与港澳、佛山、中山等共建世界美食之都,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文艺高峰攀登行动,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在广州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

14.深化文商旅融合。支持广州申报“文化系统装备设计与研发”重点实验室,培育旗舰型文化领军企业。扩大文交会影响力,落实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推动从化、花都、增城联合清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支持南沙创建国家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争取邮轮入境限时免签政策。加快构建穗港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经济圈。

15.培育提升教育中心功能。支持部属、省属高校等在穗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探索建立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的办学机制。争创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动产教协同育人。支持加快广州科教城建设,联合深圳、港澳共建职业教育基地。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品牌学校。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

(五)全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16.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品质。加快报批和实施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一批省级自然资源审批事项下放到广州市,支持在南沙开展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支持黄埔区争创“三旧”改造改革创新国家级试点。深化查控拆除违法建设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出台存量违法建设分类处置办法。实施村级工业园、专业批发市场和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整治提升行动计划,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落实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用绣花功夫治理“大城市病”。完善城市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北江引水工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配电网。

17.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推进广佛跨界河流综合整治,建设三十公里精品珠江,打造美丽广州。完善河长制湖长制与网格化治水机制,加大“散乱污”场所整治力度,高标准建设千里碧道,建设人水互动的美丽水岸。加强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落实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不断修复河道水生态环境。落实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建立完善广州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协调工作机制,全链条提升垃圾分类体系,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持续治理修复土壤污染场地。加快推进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及周边还绿于民,加快建设广州花园。深入推进城乡“厕所革命”。

18.培育提升医疗中心功能。服务好在穗部属、省属医院,支持广州三甲医院在深圳设置分支机构,促进广州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服务周边城市群众,争取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南地区国家区域儿童医学中心等落户广州。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加快中医药创新发展和中药产业现代化,与港澳创设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争取复制海南医药试点的核心政策,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创新政策试验区。鼓励多层次社会办医,放宽外资参股医疗机构的股比限制。

19.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幸福广州。率先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探索“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推进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等试点,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培育市场化住房租赁企业。贯彻国家关于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研究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社保制度衔接。完善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帮扶制度,建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综合平台。优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标准调整机制。

(六)全力提升社会融合功能

20.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司法协作。推进港澳律师在内地执业试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提升广州知识产权法 院、广州互联网法 院服务大湾区水平。支持广州开发区创建国家级信用经济试验区,率先实现信用联合奖惩“一张单”。

21.建设平安广州。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南沙新警务改革,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急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推进“广州街坊”群防共治。总结推广P2P等重点领域整治经验,探索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风险管控。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工作格局,开展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改革试点。优化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与港澳社会组织合作交流机制。

22.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好示范和表率。支持增城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从化创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支持广州率先复制推广土地制度改革经验,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共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种业中心。

三、组织保障

坚持和加强 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省 委、省政 府部署安排,凝心聚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强化统筹协调,省各有关单位要拿出具体举措,主动研究提出相关配套政策,及时协调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州市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对接国家战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做好舆论引导,确保完成各项改革部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3: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10-28 13:48 编辑

广州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推动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全力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力争到2022年,实现城市文明显著提升,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岭南文化中心地位更加彰显,对外交流门户作用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功能互促共进。
二、重点任务
(一)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思想凝心聚魂工程

1.坚定不移用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化实施理论学习头雁工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思想、党的 十九 大精神、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推动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 主 义思想在广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2.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传播。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擦亮“百姓宣讲”品牌,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思想政 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出一批21世纪马 克 思主 义理论精品课程。实施“网上理论传播”工程,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办好“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媒体理论特刊和高质量理论传播节目。
3.打造马克 思主 义理论研究高地。加强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思 想研究及相关研究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报和建设全国重点马 克思 主 义学院,组织推出一批重大理论成果。实施广州青年马克 思主 义者培养工程,建设一批研究基地和实践基地。加强与中国社科院等国家高端智库合作,统筹推进15至2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向新型专业智库转型,擦亮“广州学术季” “广州研究”品牌, 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
(二)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4.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支持建设广州市 (越秀)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整体规划保护中 共三大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讲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杨匏安旧居等红色革命遗址,连片打造革命史迹主题区域,擦亮英雄城市品牌。
5.打造广州红色文化地标。完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机制,实施红色文化设施和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建设提质工程。规划建设“中 共三大纪念广场”与纪念群雕,整治提升海珠广场广州解放纪念雕像周边环境,建设东江纵队纪念广场。推动广东革 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合作,定期在广州举办革命历史文化主题展览。
6.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教育。加强与中 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合作,支持在广州建设党史展览馆,设立中 共三大历史研究中心。整合全省红色文化资源,加快红色革命遗址普查建档,建立广州红色历史资源数据库和广州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统一红色革命遗址挂牌标示。办好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把革命遗址打造成为各级党校教学课堂和爱国主 义教育实践基地。
7.打造广州“红色之旅”名片。开展红色旅游资源全国普查试点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特色小镇建设,鼓励文创企业、旅游企业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心打造“红色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及城市间红色之旅专线。加强红色文艺精品创作。
(三)人文湾区共建工程
8.创新人文湾区建设合作机制。推动建立穗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研究制定文化交流合作便利化政策,简化港澳企业及个人来穗文化活动审批程序,促进文化交融,共建人文湾区。争取文化和旅游部在广州创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创研中心。联合香港、澳门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粤港澳文化遗产游径。打造“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品牌。加快构建穗港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经济圈,深化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与香港在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领域合作。
9.推动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文化服务功能,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博物馆倍增提质计划,建设“图书馆之城”和“博物馆之城”。推进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广州美术馆、广州文化馆等省、市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广州建设大湾区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引进世界级影视特效创意设计资源,引导设立电影发展基金,争取粤语电影审批权限落地广东(广州)。支持广州牵头建立大湾区演艺联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演艺中心。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打造大湾区标志性文化品牌。
10.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联合香港、澳门、佛山、中山等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美食博物馆,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美食研究院,定期举办国际美食文化节,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网络城市体系。
(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工程
11.大力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观。深入推进铸魂立德工程及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观建设工程,大力弘扬敢想会干、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 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2.深化全域文明创建。出台《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开展“四级文明联创”推进文明理念培育行动,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策划建设市民荣誉馆。发展志愿服务,打造一支文化旅游专业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之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13.创新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实施文艺高峰攀登行动,发布广州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目录和项目题材库,安排专项经费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紧扣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题材, 创作推出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力作。制定网络文艺繁荣促进计划,支持广州地区高校文学院开设作家班, 推动成立花城文学院,打造全国文学高地
(五)岭南文化中心建设工程
14.建设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支持设立以广州、佛山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深入研究和挖掘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内涵,支持建设广州市 (荔湾)岭南文化中心区,扩大岭南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加快广州粤剧院建设,建设省级粤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粤剧振兴。推动岭南画派创新发展,支持广州建立全国美术写生创作基地,推动岭南雕塑艺术创新发展。继续推进《广州大典》编纂研究工作。建设广州记忆数字平台。
15.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活化利用。开展面向203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编制岭南文化名城空间战略,将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纳入城乡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推进住建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风貌区改造,推进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推动昌兴街、同文坊、靖远路改造提升。推出西关寻踪路、珠水丝路等9条历史文化步道游径。活化华侨历史文化景观。
16.构建云山珠水城市文化景观视廊。开发利用亚运文化遗产,整合提升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海心沙等场馆设施及周边环境,打造广州艺术广场暨城市文化客厅。编制文化名城云山珠水艺术提升总体设计,规划建设环白云山文化生态带,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整治工程,推进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南海神庙历史文化景观带建设。
(六)文化产业壮大工程
17.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推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广州原创游戏品牌、团队和企业,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办好中国国际漫画节,将中国动漫金龙奖(CACC)办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领域顶级专业奖项。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支持广州企业制定和发布全国文化装备类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推动建设中国(广州)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区(基地)
18.创新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机制。深化市属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落实有利于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引进世界500强文化类企业地区总部和全国30强文化企业总部及其研发基地、交易中心落户广州,培育“专、精、特、新"文化创意“小巨人"企业群。
19.搭建“文化+ ”发展战略平台。建设广州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快5G技术与高清/超高清视频技术的结合应用。支持广州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金。做强广州市天河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国(越秀)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将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20.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建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广州市沙河片区文化振兴计划。加强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支持南沙区积极申报中国(南沙)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推动南沙游艇会成为开放口岸。
(七)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建设工程
21.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文化交流。发挥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作用,与香港、澳门一道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共同开展申遗。深化海丝遗产保护研究,完善文化遗产管理机制。做强文化金融服务、旅游资源交易等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新型文化服务离岸外包业务。
22.推动优秀岭南文化走出去。依托国际友城、世界大都市协会资源,推进岭南文化海外传播。鼓励符合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各类文化企业在境外开展文化领域投资合作。加强对外文化学术交流合作。深化与国际主流媒体及海外华文媒体合作。推动文化领域国际机构(组织)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
23.培育提升文化交流品牌。办好全球市 长论坛暨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从都国际论坛、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高端文化论坛、节展。办好广州国际传播年暨城市品质提升年活动,实施“广州故事海外传播使者行动”,拓宽国际传播渠道。打造一批赛事品牌,建设体育名城。
(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工程
24.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赋予试验区省一级文化管理权限,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文化发展政策环境,探索一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文化体制改革经验。
25.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市、区融媒体中心。支持成立媒体融合发展基金,推动成立融媒发展集团。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 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开展战略合作,支持中 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东总站。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支持社会新媒体以导向正确为前提发展壮大。
26.创新文化发展投融资机制。成立广州文化发展集团,打造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载体。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金(筹)牵头,联合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广东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等发起组建广州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
27.创新文化人才发展机制。赋予广州省一级文化人才管理权限,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文化人才政策,协同湾区城市引进国际顶尖文化人才(团队)并推动交流共享。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完善文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及文化艺术荣典制度,在入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文化人才特定激励措施。实施文艺名家大师引进扶持计划,大力培养青年文艺人才和文艺创新创业团队。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落实省 委、省政 府部署安排,省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强化统筹协调,省各有关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广州市要负起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二)加大资金保障。广州市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现有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财政资金,设立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平台和项目建设发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有效监管和使用。广州市各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三)加强督查考核。省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加强对广州文化改革发展的督促检查,及时评估工作成效。广州市各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本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广州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强市,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战略契机,以创新为主要动力,以打造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平台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加快推进国际商贸、国际科技创新、国际文化、国际教育医疗“四个中心”和国际物流、国际金融“两个枢纽”建设。力争到2022年,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内需动力充分释放,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满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持续增强;现代服务业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二、工作任务
(一)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1.全面提升口岸保障服务能力。加快大通关建设和口 岸智能化改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主要项目全覆盖,探索推进“单一窗口”平台与港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口岸的互联互通。推进口岸全天候通关通航,全面推广内外贸和进出口“同船运输”模式。积极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政策试点。
2.加快发展新型贸易方式。深入推进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在南沙区尽快形成国际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引进保税加工、维修、研发等高端项目,推动境外高端汽车等装备保税维修项目落地。探索开展“两头在外”航空器材包修转包区域流转试点
3.提高跨境电商便利化水平。推动利用保税进口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探索跨境电商分类监管模式,试点保税免税一体化监管运营,建立跨境电商商品流通追溯体系。探索建设中国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深化粤澳跨境电商直通车,建立南沙与澳门之间的陆运快速贸易通道。
4.提升国际会展服务能力。探索“新业态+会展”模式,推动数字化产业链等新兴产业与会展融合发展。精简国际展览品检疫审批流程,争取对相关展览品免于检验。争取允许展会展品提前备案,以担保方式放行,展后结转进入保税监管场所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予以核销。推动车辆展品依法留购并给予展示交易便利。
5.推进高端专业服务业与国际标准对接。积极争取扩大穗港澳专业服务资格互认范围。探索允许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专业代理等专业人才,经备案后按规定范围提供专业服务。加快穗港澳工程项目合作,确定若干建筑服务合作具体项目。支持天河ZY商务区打造粤港澳 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
6.推动商贸业态创新发展。推动服务设施智能化改造和业态调整,打造体验式智慧商圈。策划推进一批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按照“一场一策”原则对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分类处理,加快推动市场转型升级和非中心城区功能疏解。
(二)加快完善大物流格局,共建国际物流枢纽
7.提高国际航运服务能力。打造黄埔港新贸易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创新区。推动建设邮轮物资配送中心,研究开展国际航运保险等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推动实现南沙与香港快速联检,争取将南沙港作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的离境港,争取在南沙实施国际航运保险免征增值税政策。
8.提升国际航空枢纽服务便利性。支持白云国际机场申报国家指定进口口岸资格,提升机场保税物流规模。发展机场口岸新型货运方式,探索建设海关多程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探索加快完善“生鲜包机”等业务的航空冷链“产业链+物流链”,围绕机场加快布局建设“低温货站”,打造全产业链“国际生鲜港”。
9.优化物流配套体系。与深圳等重点港口城市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合作,探索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协同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共同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物流航运中心。规划建设支撑物流园区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路网体系,结合城市更新和区域产业升级,疏解一批非中心城区功能的物流园区。
(三)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共建国际金融枢纽
10.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放宽银行、证券、保险 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穗业务范围。争取大湾区飞机租赁业务创新政策试点,携手香港共建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利用“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平台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携手港澳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保险机构与港澳合作开发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在CEPA框架下,争取在广州设立港澳保险公司内地保险服务机构和港资独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11.推进金融创新多元化。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开展碳资产抵押贷款等业务,以及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交易,支持在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发行绿色债券融资。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及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与深交所合作共建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为企业上市创造便利条件和环境。
12.支持发展金融创新平台。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产权市场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发展,推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发挥资本市场重要平台作用。推进广州商品清算中心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依法依规 开展金融产品交易等业务。建设创投风投集聚地。鼓励与港澳资本联合成立创投基金,建立适应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信贷、保险机制。
(四)提升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3.优化科技服务创新环境。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创新联合体。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权下放试点,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项目管理、评价机制。探索开展科技经费管理“负面目录"试点,放宽科技经费使用门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在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将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全部用于奖励科研人员试点,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争取科研类事业法人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科研类单位享有进口自用仪器设备购买免税资质。
14.加大区域协同创新力度。推动穗港澳科技人员往来畅通、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科研仪器设备通关便利、大型科学设施和科技资源共用共享。深化与港澳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合作,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生物样品,在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跨境使用进行优化管理。简化研发设备、样本样品进口手续,联合港澳高校设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创新中心。支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推进大数据中心(IDC)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数据流动融合机制。积极参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深圳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
(五)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建设国际文化中心
15.建设高水平文商旅融合示范区。将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城市文化,创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探索允许外商在特定领域和区域投资音像制品制作、演出场所等业务。争取在广州设立国家视听许可证发放、变更审批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分支机构。依托空铁联运交通枢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广州国际马匹检测中心和马术运动综合体,构建穗港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经济圈。
16.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积极争取南沙口岸邮轮外国旅客入境免签政策。推进落实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创新游艇进境担保方式。开通广州南沙一香港启德邮轮码头的多点挂靠业务,进一步探索实施邮轮旅游通关便利措施。争取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游业务试点。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组建空铁一体化游客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广佛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等重大基础设施。
(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打造国际教育医疗中心
17.支持开展国际及穗港澳教育合作。探索与港澳学分互认、师生交流交换等共享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广州探索建立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的办学机制,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开办特色学院,高标准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建设,与港澳高校合作开展酒店管理与旅游人才培养。丰富穗港澳教育交流形式,推动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专业 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互认工作机制,促进港澳专业 技术人才在湾区内便利执业。
18.创新发展生物医药服务业。争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广州设立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机构,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审评注册“一站式”服务。争取对港澳已依法批准上市但未获得内地进口注册许可的药品(含进口疫苗)和医疗器械,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使用。
19.加快发展高端医疗服务业。争取国家试点放宽外资参股医疗机构的股比限制,联合香港开展全科医生培养项目。推动港澳医疗服务提供者开办医疗机构采用港澳审批标准,香港个人在广州开办诊所实行备案制,简化港澳医师转内地医师资格认证手续,香港注册中医师可按程序转内地中医师资格。加强与港澳地区医疗服务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配套完善港澳居民在穗的医疗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来华就医签证制度落地。充分发挥在穗高水平医疗机构作用,加快一批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与港澳共建国际健康产业城,在广州南站地区加快建设国际医学中心。支持与港澳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
20.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建设穗港澳养老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统筹推进ZY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广州市“3+X”创新试点。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增强定点服务机构长期照护供给能力。
(七)高标准打造创新发展载体,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21.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加快布局建设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等高端科研基础设施,加快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中新知识城创新基地、中新国际智慧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综合改革试验,推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支持开展粤港 澳知识产权金融、保险、交易、贸易活动,建立粤港澳知识产权国际协作体系。
22.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高标准制度规则。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率先放宽具备港澳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等专业人才从业限制。加快南沙庆盛科技创新创业基地等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孵化器和服务平台,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打造国家级 智慧交通示范区,实施智慧城市示范工程。
23.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联动发展。科学布局,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等一批聚集高端要素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与周边城市战略合作及产业链对接,为加快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珠江两岸产业带提供配套服务。推动新一轮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打造“1+ 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动广清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与清远共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省 委、省政 府部署安排,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强化统筹协调,省各有关单位要拿出具体措施,支持广州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广州市 委、市政 府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进一步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尽快落地实施。
(二)强化项目支撑。广州市委、市**要加强现代服务业项目的谋划和推进,提高项目用地保障和服务能力,优先保障现代服务业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实施创新型产业用地相关支持政策,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项目用地实行差别化管理。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广州市委、市**要实行外籍人才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居留证“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建立专门针对外籍人才的多语种、一站式政务服务与社会服务网站。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推进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与港澳加强对接,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穗发展的政策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4: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191028220593.html


中 共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10月8日印发
消息来源:南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省深改委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通知
广深“双核联动”主推四大领域合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10月28日        

近日,《中 共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虽然这份《通知》是关于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但南都记者注意到,《通知》要求,要把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同等的力度,全力推动实施。
正是基于此精神,南都记者注意到,在《通知》下发的《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中,关于广深“双核联动、双轮驱动”的提法反复出现。涉及广深联动的具体表述,至少有13条之多。联动范围大致包括:一起争取重大资源和项目的落地,一起加强基础设施的联通,一起加强产业协同。
广深“双核联动、双轮驱动”的提法,在今年2月和7月分别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省 委、省政 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都没有出现。据公开信息显示,它最近一次出现的场合,是广深两市签署合作协议时,也就是在一个多月前的9月5日。
当时,深圳市 委书 记王伟中、市 长陈如桂率党政代表团赴广州考察学习。广深最后共同签署了《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考察中,王伟中对广州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表示感谢。他说,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国际化程度高,在城市规划管理、教育医疗发展等方面一直都是深圳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广州市 委书 记张硕辅也表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先行示范区,是广东、深圳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为广州推进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创造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力。广州将学习借鉴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先进经验,在全力支持深圳发展中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广深两市的互动,不仅预示了广深“双核联动”的全面到来,也指明了“双核联动”的方向。而广东省深改委在这次下发的《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下简称《方案》)中,同样也指明了方向和任务:强化广州-深圳“双核联动、双轮驱动”作用,深化产业、科技、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共同做优做强做大珠三角核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10-28 17:42 编辑
广州摩达 发表于 2019-10-28 17:04
原来是10月8日就刊发了,有意思


有什么奇怪的吗?

印发是面向政 府有关部门,公开是面向公众。熟悉基本国情的人都知道这里肯定有时间差,所以你看到很多新闻都有“日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2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省 委深改委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 广深“双核联动”支撑“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构建

时间 : 2019-10-28 11:06:16 来源 : 南方日报
  近日,《中 共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下发。《通知》指出,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习 近平 总 书 记对广州、也是对广东的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要把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同等的力度,全力推动实施。
  2018年10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通知》的印发,正是省 委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行动体现。
  《通知》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不断强化广深“双核联动”,深化珠三角城市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要求,省 委办公厅、省政 府办公厅要参照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模式,牵头建立支持广州的工作机制和特事特办机制。省 委改革办要强化督促指导,省有关改革专项小组要统筹推进,省直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协调解决广州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此外,围绕推动广州“四个出新出彩”的总体目标,《通知》中有不少新提法,并给予广州一些新定位。比如,针对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方面,就提出全力提升广州经济中心功能,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打造全球定制之都;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加快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落地;支持广州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和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支持广州建设世界级高铁枢纽、世界级都市数字交通体系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22: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硕辅主持召开市 委常 委会会议

2019-10-28 09:18:21  来源: 广州日报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

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昨日(10月27日),广州市 委常 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 近 平 总  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省 委常 委会会议精神,听取我市学习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展情况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市 委 书 记张硕辅主持。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 治站位,始终把学习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摆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思 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定不移办好广州的事情,推动广州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抓好贯彻落实,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 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省 委深改委通过的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及省 委改革办支持广州特事特办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好市 委“1+1+4”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文化强市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 党 100周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安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和工作事项,以实际工作成绩体现学习贯彻成效。近期要精心筹办好市 委全 会和国际性重大会议活动,高标准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强化督促检查,组织对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情况“回头看”,持续推动习 近 平 总 书 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广东形成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差河源!广东很快高铁市市通 广州铁路枢纽按下湾区经济加速键

2019-10-29 00:34
日前发布的《中 共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强调,要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支持建设世界级高铁枢纽,加快广州地铁线网向周边城市延伸。今起,南方都市报推出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系列解读报道 ,首篇关注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随着本月梅汕高铁的开通,粤东开启了新的发展引擎。与此同时,广东城际铁路在不断完善珠三角的环形城际圈,以实现广州到珠三角城市一个小时的目标。
广州铁路枢纽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和华南最大铁路枢纽,其中广州南站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一个重要枢纽站,多个方向数条高铁线路在此汇聚、中转、始发终到。它不仅见证了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作为广东省会的门户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状

近两年粤东西北高铁进入了密集开通、规划期
在刚刚过去的两周里,梅州人民充分享受到了高铁带去的便利。10月11日7时16分,随着D7543次缓缓从梅州西站开出,一路向广州方向开去,这是新建梅州至潮汕(梅汕)铁路开行的首趟高铁动车组,昭示着粤东、粤东北人民期盼已久的梅汕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目前,每天有44趟动车组列车往返于梅州至广州、深圳、汕头、珠海、宜昌、厦门等地,梅州至广州、深圳最快仅需3小时25分和2小时52分。
粤东开启发展新引擎,梅汕铁路是一条兼顾城际客流与中长途客流的快速客运铁路,是一条粤东北地区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客运线路,也是一条粤东北地区出省的重要高铁通道。
再向粤西方向看,2018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的江湛铁路,大大缩短了许多粤西市民的回家路。据悉,江湛铁路开通运营一年来,日均发送旅客约3.9万人次。自粤西通高铁后,广州到湛江地区每逢节假日客流量都比较多,高铁多是一票难求。江湛铁路开通运营,使粤西茂名、阳江和湛江等地不通高铁成为“过去式”,这三市和江门正式加入了3小时“朋友圈”,粤西高铁城市群一体化、同城化趋势开始凸显。未来,新开工的广湛高铁还将更加拉近粤西通往广州及珠三角的联系。
到目前为止,省内仅河源未通高铁。不过,河源也很快了,日前传出最新消息——计划2021年赣深高铁(这条铁路时速达到350公里)建成后,未来从河源将与深圳、东莞、惠州的“同城效应”将越发凸显,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数据
目前广东省内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铁路只有广深港和京广(武广段),广东省内联系粤东西北的高铁建设也跟不上区域协调发展需求。

★广东既有350公里时速高铁有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

★在建350公里时速高铁有赣州至深圳高铁、广州至汕尾高铁、汕尾至汕头高铁、广州至湛江高铁;

未来还将谋划建设梅州至龙川高铁、湛江至海口高铁、合浦至湛江高铁、汕头至漳州高铁、广州至河源高铁、深圳至南宁高铁等项目。
加速

从珠三角扩大至粤东西北 高铁建设补“短板”
广东,自古以来作为中国的南大门,从经济总量上看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又是和北京、上海同样重要的全国铁路枢纽城市。但铁路规模与经济大省身份不匹配,广东省内联系粤东西北的高铁建设也跟不上区域协调发展需求。
近两年来,广东高铁建设在努力补“短板”。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湾区建设的提速,广东的南北快速交通网从深圳、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区,不断向省内东西方向和更南边延伸、扩大。粤东西北的高铁进入了密集的开通期,截至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4666公里,高快速铁路里程2027公里,高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广州铁路枢纽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和华南地区最大铁路枢纽的作用不断在凸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通道包括沿海、京港(台)、京港澳、包海、兰广、广昆等都经过广东,广州和深圳也都是国家层面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广州南站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一个重要枢纽站,多个方向数条高铁线路在此汇聚、中转、始发终到。
官方最新发布数据显示,10年来,广州南站的日均到发旅客从2010年的3.01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51.79万人次,到发人数增长了17倍以上;每日列车开行对数由最初的33对,增加到目前的453.5对,增长十几倍。最高日到发旅客突破75.29万人次。
以今年暑运为例,广州南站本部发送旅客2005.2万人次,北京西站发送旅客1182.1万人次,北京南站发送旅客1063.6万人次,上海虹桥发送旅客1357.7万人次,杭州东站发送旅客1364万人次,武汉车站发送旅客616万人次,广州南站发送量遥遥领先。随着广州南站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10年下辖仅6个车站,扩充至如今下辖48个车站,营业里程增加至1075.8公里。客流量规模也屡创新高,高峰时“日均搬走一座城”。
从铁路通达度和客运量来看,广州都无疑是带动和联系省内各城市高铁的关键点。按照规划,广东省高铁网要以广州为核心,画出一个“人”字,联系粤东粤西两方向的高铁,比如广汕高铁和广湛高铁。从省外来看,广州未来要计划完善衔接西南地区、北部湾地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战略大通道,强化广州枢纽在国家路网中的地位。
城际网
马力十足,实现1小时交通圈
与此同时,广东城际铁路在不断完善珠三角的环形城际圈,以实现广州到珠三角城市一个小时的目标。综合早前发布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来看,建成以广州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和城际铁路枢纽体系,十分重要。
《规划》指出,广州铁路枢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大型铁路枢纽,拥有京广铁路、广深铁路、广茂铁路、广珠铁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和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在广州全球交通枢纽建设主要指标中显示,2017年城际铁路广州段运营里程的指标为13公里,2020年为190公里,2035年要达500公里。
目前广州规划建设了7条城际铁路:佛莞城际、广佛环线、新白广城际、广清城际、穗莞深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广佛江珠城际。
值得关注的是,莞深城际铁路开通后,将发挥城际“公交”作用,这是属于广州、深圳和东莞区域的第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开通后将采用公交化的运营方式,每隔大约5分钟发出一趟,密度和市内的地铁相当。
年底前,广州还将迎来另外一条城际线路—广佛环线首段佛山西至广州南站,届时佛山中心区最快15分钟可直达广州南。
除了已开通的广珠城际和广佛肇城际,广州今年计划开通线路有穗莞深城际和广佛环线(首通段)。线路开通之后,广州东站至深圳机场只需1小时,广州南站10多分钟就可到佛山城区。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黄颖琳
编辑:江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方案已经有了,一件件抓紧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1: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737-800改装货机需求高涨,波 音将在广州启动生产线

10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波 音方面了解到,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与波 音公司宣布在中国启动新的737-800波音改装货机(BCF)生产线的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该生产线将位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GAMECO机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新广州知识城再迎两大“智造”项目
2019-10-28 15:21:09来源:中高新传媒 
导语:世界级生物医药园区初现雏形。10月28日,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两大重磅“智造”项目:由全球包装配出系统行业领先企业阿普塔(Aptar)集团投资设立的广州亿通包装有限公司新工厂投产,该工厂为阿普塔集团首个工业 4.0 智能化制造中心

  世界级生物医药园区初现雏形。10月28日,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两大重磅“智造”项目:由全球包装配出系统行业领先企业阿普塔(Aptar)集团投资设立的广州亿通包装有限公司新工厂投产,该工厂为阿普塔集团首个工业 4.0 智能化制造中心,也是其在亚洲地区的首个活性包装生产基地;康方药业有限公司与GE医疗生命科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康方药业将借助GE医疗生命科学的FlexFactory™平台,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智造”全球首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双特性抗体新药。瑞士龙沙、百济神州、粤芯芯片、绿叶制药、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等越来越多国际创新龙头企业集聚中新广州知识城,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智造”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资势猛劲足,众多先进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加速集。据悉,从现在到今年11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按照“平均一周落实两个重大项目”的节奏,大力推进10余个重大招商项目落户、投产。其中,德国默克公司广东创新中心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开业;德国西门子全球样板配变电智能工厂将在该区动工;世界“四大机器人家族”之一的日本发那科机器人华南基地项目也将在该区竣工开业,成为广州机器人生产的标志性项目。
  全球领先包装“智造”厂阿普塔开业
  当天,由阿普塔集团投资的广州亿通包装有限公司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开业。
  阿普塔集团是一家拥有80年历史的全球包装配出系统行业领先的供应商,年销售额约28亿美元,总部设在靠近芝加哥的科拉斯托湖城。该集团为美容,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处方药,消费者保健,注射剂,食品和饮料市场提供广泛的创新配出,密封和活性包装解决方案。
  据了解,广州亿通包装有限公司总投资7000万美元,占地2.2万平方米,是阿普塔集团工业4.0智能化制造中心的试点,也是阿普塔集团个人护理和家居业务、食品和饮料行业以及活性包装的制造和创新孵化基地。
  广州亿通包装有限公司是阿普塔集团活性包装在亚洲地区的首家生产基地。阿普塔CSP科技公司的活性包装技术,拥有多项全球专利,通过各种活性成分与传统包装工程技术的完美对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包装解决方案,保护各种敏感产品。其应用领域覆盖了药品、保健品、诊断、医疗器械、食品、电子元件保护等。产品可按客户的具体需求,选择尖端的注塑、挤出等工艺,制成瓶子,薄膜,模塑组件等多种形式。
  据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的制造业大区,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业产值超千亿元,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该区集聚了拜耳、香雪制药等生物制药企业,以及宝洁、安利、百事等快消企业。该区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为广州亿通包装有限公司提供了产业链配套支持,也有利于该公司拓展华南乃至亚洲市场。
  康方生物携手GE医疗 “智造”新一代抗肿瘤药
  康方药业有限公司与GE医疗生命科学也在当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康方药业将借助GE医疗生命科学的FlexFactory™平台,“智造”全球首创的新一代抗肿瘤药。
  康方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设立在知识城的创新型制药公司,由康方生物和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合资成立,从事全球首创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双特性抗体新药的研发、中试和商业化生产。
  该公司研发的抗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新药AK104,是全球首个PD1/CTLA4双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药,入选了“2017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也入选了国家卫健委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
  “一直以来,康方生物以‘为患者开发出可负担的高品质抗体新药’为发展愿景,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康方生物董事长兼CEO夏瑜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今年再次携手GE医疗生命科学打造抗体药物商业化生产线。此次与GE医疗再度合作是康方完成发展愿景的一个重要部署。该生产线将用于康方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的商业化生产,康方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布局,丰富产品线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
  据悉,当前我国正积极缩短与发达国家创新药研发上市的时间差,但生产端的工艺灵活性和规模化等问题依旧制约着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作为此次抗体药物生产基地的核心技术平台, FlexFactory™平台是基于一次性技术、通过ZY自控系统监测和控制的智能化生物药生产平台。使用FlexFactory™解决方案仅需12个月就能为客户建设一条符合GMP要求的智能化生物药生产线,在加速研发药物进入临床和商业化生产进程的同时,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并兼顾工艺的灵活性;相较传统设施还可以显著减少前期固定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GE医疗将为康方药业研发中试和生产基地配备符合NMPA(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的4x2000L FlexFactory™生产线,同时基于FlexFactory™平台为其提供包括项目管理、安装调试、设备确认及人员培训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以期快速构建符合GMP要求的抗体药物商业化产能,推动高品质抗体新药的上市进程,助力生物制药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GE医疗中国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俞丽华表示:“作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GE医疗生命科学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实现精准医疗。借助FlexFactory™平台,我们希望帮助更多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尽早实现生物药制造的集成化和自动化,加速生物药的临床研究和上市,降低生物药生产成本,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令更多患者获益。
  大型“智造”项目加速聚集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目标,牢牢把握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广州国际生物岛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正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智造”项目该区开花结果:投资460亿元的LG Display 广州 OLED 项目,是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 代 OLED 生产线;总投资288亿元的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是广州第一条、广东省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
  康方药业所在的GE生物科技园,是生物医药“智造”的重点园区。GE生物科技园是世界500强企业通用电气公司(GE)旗下GE医疗集团与广州开发区合作,设立GE在亚洲首个生物科技园,首期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以数个KUBio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FlexFactory™生物制药灵活生产平台为核心,建设抗癌药为主的单克隆抗体类生物药品生产为主基地。
  国际创新巨头落户形成了“磁场”效应,不断吸引重大产业项目集聚。除康方生物外,全球最大的生物药生产外包企业瑞士龙沙,以及首个赴美上市的中国创新型抗癌生物医药企业百济神州,也在该区开展生物药代工开发与生产。国内制药知名企业绿叶制药、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等企业也先后进驻GE生物科技园。
  此外,GE正联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同引进NIBRT(爱尔兰国家生物工艺研究培训所),联合打造中国首个国际专业化的生物工艺培训中心,为生物制药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资势猛劲足,众多先进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加速集聚。据悉,从现在到今年11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按照“平均一周落实两个重大项目”的节奏,大力推进10余个重大招商项目落户、投产。
  据了解,德国默克公司广东创新中心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开业;德国西门子全球样板配变电智能工厂将在该区动工;世界“四大机器人家族”之一的日本发那科机器人华南基地项目也将在该区竣工开业,成为广州机器人生产的标志性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5: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白广、广佛环线城际铁路等取得重要进展 珠三角城际轨道工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发布时间:10-2816:34经济日报社
10月28日,新建珠三角城际轨道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新白广城际铁路重点工程、全线跨度最大的连续梁——跨京珠高速现浇连续梁合拢,标志着新白广城际铁路线下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广佛环线城际铁路等新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重点项目也全面推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据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新白广城际项目经理张绪强介绍,新建珠三角城际轨道工程是深化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间、城市组团间及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间的城际客流运输网络,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互联互通的重点项目。路网基本构架为“三环八射”,包括广深交通走廊、广珠交通走廊。工程建成后,将基本覆盖珠三角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和三级城镇中心,有利于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区域九城市“1小时”交通圈,并实现整个地区“内圈成网、外圈通连、覆盖全区、通达四邻”。
张绪强表示,全长3.887公里的跨京珠高速特大桥是新白广城际铁路全线重点工程,其中,跨越京珠高速公路的悬臂现浇连续梁最大跨度128米,居全线之首,建设者们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制作了挂篮本体全封闭系统,确保了万无一失。项目建成后,从新塘站至白云机场仅需20分钟,从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仅需7分钟。
除了新白广城际铁路外,珠三角城际轨道工程的其他工程广佛环线——环绕于广州市和佛山市的市域铁路也正紧张施工。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广佛环线项目经理张丙印介绍,正线长26.591公里的广佛环线自金融城站(含)起,至竹料站(不含),设计时速160公里,是东西向交通干线的关键线路,将佛莞线、穗莞深线、广惠线、广清线、佛肇线和广佛江珠等6条城际线路衔接起来。自开工以来,技术人员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加快进度,刷新了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佛超级城市为大湾区重要支撑 最大优势是面向人的服务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

广佛地铁、番海大桥、“1+4”融合试验区……广佛同城十年进入融城时代,进入3.0科创协同时代,并成为国内城市同城发展的典范。广佛同城十年取得哪些丰硕成果,为何能成为全国典范,未来将带来什么发展机遇,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在接受广东新快报记者专访时做了一一阐释。

■新快报记者 丁灿

1

市场推动过渡到**推动 从“星期六工程师”“中山九路”到高端产业落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群特别的人,在周末坐上外地牌汽车,转乘渡船,从广州出发到珠三角乡镇企业“炒更”,为企业担当技术顾问、助力科技成果“市场化”,这个群体来自广州市的研究所、国有企业及高校,他们被称作“星期六工程师”。马向明介绍说,广佛同城最早是市场化推动的,“星期六工程师”就是说产业从广州往南海等扩散的阶段,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居住外扩,作为广佛同城最早兴起的居住板块,芳村往佛山黄岐延伸的“中山九路”成为众多广州人聚集的居住区。再后来就是产业逐步高端化,从早期的制造业到后来的服务、贸易再到金融业等,比如千灯湖金融商务区,从而产生“广州前台,南海后台”的广东金融业分工格局。因此,市场方面一直是较活跃的。

**层面的推动,最早应归于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这是推动广佛同城走向实质化的一项重要文件。2009年3月,广佛两市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同城化发展序幕。“从市场自发到**推动,当时**方面应该说大部分是对接工作,满足交通方面的需求,防止产业扩散后引起的环境问题,避免相互之间的产业发展外溢对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

2

文化、产业、位置 决定了广佛同城成全国标杆之一


马向明认为,如果在全国来看,广佛同城取得的成就应该是全国领先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广佛文化同源,都是粤语,都喜欢粤剧等,但也有所不同,广州的官府、商贸和北边及海外的来往交流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佛山这边地域文化更强,功夫、美食等这种本地关联的方面更强,在文化上既有相通又有互补性。

在产业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广州是服务业、国有企业等,佛山更多是灵活的机制,制造业为主。

在位置上两个城市中心相距很近,两个地级市的中心区之间相距20公里左右,是全国少有的。很多城市,如东莞和深圳,地理上也很相近,但是深圳的中心区和东莞的中心区相距较远。所以从文化上、产业上、位置上使得广佛同城在全国是标杆性的。

在**推动的时候,广佛地铁由广州来建,这是顺理成章的,也是为数不多的这个城市的地铁延伸到另外的城市,不仅仅是边缘。我们看到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地铁也伸到了苏州的昆山,但没有进入苏州的市中心。而广佛地铁是到达另外一个地级市的市中心,地铁把两个市中心连接起来,这个是全国仅有的。所以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大的,极大地推动两地之间的交流。我们看到广佛城市之间每天160万的人员流动,通勤的有接近50万人,其中30万左右是住在佛山每天到广州工作的,广州这边有10万左右的人广州居住佛山上班,这在全国其他城市是很难看到的。

3

广佛超级城市 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据点


珠三角过去的发展是依托香港国际化城市,香港是沟通西方市场、研发、资金等等,所以给珠三角带来了两头在外的外延式的经济发展。过去很多美国或者欧洲的企业,在他们国家进行研发,通过中国香港进入珠三角生产,所以珠三角实际上过去是全球的制造业基地,在产业链中,欧美是中心,我们是边缘。通过发达的海运和航空连接起来,是一种中心和边缘的关系。我们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背后是全球化机制的变化,过去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是中心,外围进行生产。但中国发展到现在,再进行简单的加工业这种支撑不了我们的发展,因为我们各方面成本提高了,所以必须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珠三角要成为一个逐步成长的中心起点,要成为新的全球化方式上的发动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出广佛是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具体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一个据点,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近几年看到大量的高铁在建设,很多企业要借助珠三角这个点往外走出去,而不能直接依附他所在的小城镇,一是距离太远,二是各方面的专业服务不够。企业出去投资,会面临法律、市场等方面的风险,所以需要有律师、会计、金融的服务等,而这些只有中心城市才能提供。西方城市在进行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全球城市,比如伦敦、东京、纽约,这是他们这些城市走出去的聚点。

4

两市人口达2300万左右 广佛最大优势是面向人的服务


珠三角高铁网络方面,往西的最大聚点就是在广州南站,是大湾区三大极里面轨道的枢纽网络,这就是广佛这一极里最大的优势所在。所以在面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广佛要成为西南、西江经济带走出去的支撑。这些支撑主要依托两点,一是高铁,是500—800公里的范围,另外一个是机场。广州南站刚好在广佛之间,所以广州南站+佛山的三龙湾就成为广佛融合试验区的“1”,过去两个城市中间地带发展密度没那么高,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转型的过程中有空间,进行适当的改造调整,就成为很好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的三极中,澳门珠海的优势在于生活服务,可以使得我们整个大湾区里面生活更加有吸引力;深圳香港是一个经济方面的强中心,在企业经济要素方面是有大量的优势,两个城市的GDP加起来超过4万亿元,是最高的;广佛这一带是面向人的服务方面有优势,比如说零售业是最高的,两个城市的市民总量加起来是最多的,香港加深圳大概是2000万人左右,广州加佛山是2300万人左右。现在大量的面向人的消费为主的,如零售、服装、日用品、家电都是在这一带聚集的,如果在广佛同城上做得更好,这些面向人的消费市场就进一步提升。广佛之间的合作,一是市场可以扩大,在未来的三极占据重要的一角。

广州和佛山两地分工来说,广州有大量的高校,人才聚集,全国每年有80多万人在广州上学,这是他们走向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所以佛山加强和广州的联系,可以让很多年轻人走向未来的时候,第一站接触到佛山,在人才引进方面获得先机。反过来佛山有大量的面向消费的制造业,那么为广州这些研发方面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5

推动形成“1+4”融合发展格局

主城区两大板块有多样性优势


今年5月,广佛两市签署《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备忘录》,旨在进一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挥广佛极点带动作用。试验区将围绕广佛197公里边界线,推动形成“1+4”融合发展格局。其中,“1”是指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片区,该片区要最大程度集中广佛优势资源,先行开发、加快启动、重点建设。“4”是指荔湾芳村—南海沥桂、南沙榄核—顺德德胜新区、白云石门—南海里水、花都—三水片区,稳步有序推进融合发展。

马向明表示,现在广佛融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地**共同谋划的阶段。“1+4”融合发展中的“1”是从国家战略上去考虑,另外的“4”中,花都和三水,南沙和顺德的合作,港口和机场是重要支撑,而白云石门—南海里水、荔湾芳村—南海沥桂的合作是相对综合性的,因为这两边是靠近主城区,主城区是很多样的,可以吸纳两个城市的精华在这里。比如千灯湖,只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加上轨道交通,很多人就会在这里聚集。其背后的逻辑是,在这个场所既可以依托广州的优势,又可以发挥佛山舒适的自然环境的优势,这就是两大靠近主城区的板块所提供的优势。

广佛同城后,佛山的地价楼价都有一定的提升,马向明认为,这是交通、区位改善后必然的结果。价值提升后,**应做好公共服务,按国内先进水准去配套去管理,自然会物有所值,吸引大量人才聚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4 07:45 , Processed in 0.08138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