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浏览次数:299 作者: 朱庆磊 信息来源: 淮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02 字号:[大 中 小]
发祥于淮南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轻轻背诵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作为每一名淮南人,都会因为“二十四节气”发祥于淮南这片土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消息传来,骄傲和自豪洋溢在每个淮南人的脸上。人们自豪,“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们骄傲,淮南这片土地孕育的厚重文化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说淮南是“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是以鸿篇巨著《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详细记载“二十四节气”名称作为理论依据。围绕“二十四节气”相传保护,近年来,我市创新“活化”保护思路,让“二十四节气”焕发新活力。在淮南,举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原地首发式,先后发行《二十四节气(一)》《二十四节气(二)》,以物候、民俗、农事等为对象,表现出季节轮转中各个节气的变化,镌刻淮南文化印记,扩大淮南知名度。探索文化+旅游的保护思路,依托《淮南子》和“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八公山景区精心打造“淮南子文化园”,“二十四节气”石刻将文化融入美景之中,彰显厚重历史文化底蕴。
新闻链接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