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30 2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cpczb 于 2016-1-31 00:52 编辑
跨越古今的历史名城——正定
滹沱河从远古出发,西出太行,东奔大海,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日夜不息地流淌走了多少岁月。岁月淤积了沃野,岁月催生了文明之花,在这一区域出现了萌芽于商周,兴盛于秦汉的源远流长的城市群,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城垣密集的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市不仅起源早,而且一直环绕滹沱河南北两岸,传承、延续了2500多年,凝结了外延广阔、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也造就了现代化中心城市、省会石家庄的前身——历史文化名城正定。
一、雄踞河朔的重镇
太行山前滹沱河流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中山国在滹沱河南临河构筑了东垣城,秦灭赵后,在这里设立恒山郡,东垣成为郡治,拉开了中心城市起步、传承、发展的帷幕。西汉时,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平叛,两邻东垣,更名真定。从此,这里成为水陆交通要冲,不仅控制着辽阔的地域,而且也是控制燕晋咽喉、沟通南北的交通中枢。
时光流转。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在河北一带反复征战,滹沱河沿岸的战略地位就格外突出出来。公元350年,前燕大司马慕容恪率军进攻常山郡城真定(东垣),隔滹沱河,在河北岸修筑了军事堡垒安乐垒。在连绵不息的战争中,这座堡垒的地位日益加强,不断得到扩建,成为与常山郡城真定隔河相对的新的军事重镇。直到有一天,一个看似偶然的因素,安乐垒迎来了嬗变的新机遇。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灭掉后燕,兴致勃勃地登临常山郡城真定(东垣)隔河北望,看到对岸的“安乐垒”,“嘉其美名”,下令将常山郡治从真定(东垣)移到安乐垒。军事堡垒升格为郡城,到隋唐时,真定县治也北移安乐垒,安乐垒从名到实,全盘承继了真定。就这样,安乐垒从军事堡垒升格为郡州府城,开始了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新阶段——真定(正定)阶段。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为避讳皇帝胤禛名讳,改真定为正定,真定府和真定县从此改称正定府、正定县。从公元398年常山郡城移至此地起,相继为常山、恒山郡治,恒州、镇州治,中京、真定路、成德军、大都督府北都首廓,真定府、正定府首府,真定、中山、正定县治,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在北京之外的直隶地区,设立保定巡抚,驻真定,直到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
随着中心地位的确立巩固和不断提高,正定地位日益显赫,成为河朔重镇,为真定(正定)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正定城从小堡小城发展到名都大邑,城池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官吏府第、衙署建筑和宗教、文化建筑大量增加,并且开始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林建筑。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滹沱河水泛滥,冲毁了恒州(真定)城,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重修城池,做了拓展,不仅城墙、城门、城垣门楼、箭楼、防水设施得到加强,而且各级官吏府第、衙署建筑和宗教建筑大量增加,并且开始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林建筑,进入了中等城市的行列。
北宋时期,真定作为河北西路的首府地位的确立,对其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寺院、道观、水利设施、园林建筑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一切,都为真定城在金元时期成为燕京(大都)以南的第一名城,奠定了基础。
到金朝鼎盛时期,真定城是当时人口最密集,手工业、商业最发达的城市。
到元代,成为燕京(大都)以南的第一名城,人口10万,与大都相同。马可·波罗赞誉真定是“贵城”。
明朝,真定的地位到了历史最高点。真定路改为真定府,形成了以真定城为中心城市,统辖5座州城和11座县城及若干关城构成的城市体系,成为河北中南部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中心城市,直隶于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控制燕晋咽喉、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的交通中心。
到了清代,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真定城内一系列名寺古塔的修缮和利用,在客观上维护了真定城市景观的完善,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经过清朝200多年的经营和完善,正定城内的宗教建筑,不仅建筑规模是历史上空前的,而且建筑物的艺术水平、景观价值,也是史无前例的。在正定这座文化古城中,宗教建筑不仅是城市的代表性建筑,而且是最重要的城市景观和最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在历朝历代的经营下,正定城垣规模宏大,这从正定城墙的规模可见一斑。城墙始建于北周,原是石城,唐代扩建,改为土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又扩建为周长24华里,高3丈,上宽2丈的土城。隆庆五年至万历四年(公元1571~1576年)改建为砖城,周长仍为24华里,高3丈2尺,上宽2丈5尺。城平面似旧制官帽,设四门,上建城楼,各门均建瓮城、月城,出人城须过3层门洞。城四角各建角楼。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西北角与北门间增开一门,俗称“小北门”。
二、经济发达的大邑
真定(正定)处于太行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肥土沃,成了富庶之地,为人类生活繁衍提供了优裕的自然条件。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滹沱河流域就成为我们的先祖栖居地,成为北方最早开发的地域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开始了农耕,发展了制陶、纺织等手工制造业,开创了和黄河流域农业文化同步的滹沱河流域农业文化。到中心城市移居到滹沱河北岸,进入真定(正定)阶段,这里的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北方经济发达的大邑。
发达的手工业。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制陶业、纺织业已经比较发达,经秦、汉400多年的发展,至唐代已有很高的生产水平,成为重要的纺织业基地,细缣、绵纩是全国有名的纺织品,特别是孔雀罗、瓜子罗、春罗成为丝织佳品,直到五代时期,真定(正定)以“锦帛如山,美女如云”而名扬遐迩,引得北方契丹人垂涎三尺。北宋时期,真定(正定)的经济发展到了高峰时期,在纺织、冶金、建筑、农业水利等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朝廷在真定设绫锦院,云集了大批织紝高手,所织的锦绮绫罗享有盛名。元代设织染提举司和纱罗兼杂造局,明代设织染杂造局,真定仍是全国绢的主要产地之一。明初,正定一带开始种植棉花,棉纺织业逐渐发展。到清代,在正定设工艺局,纺织、刺绣、木器、砖瓦、制陶、锻造、铸造等行业都有较大发展。
富庶的农业。历史上的真定(正定)是农业生产播植百谷、种艺棉桑的多样性发展的发达地区,是北方农业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到宋代,宋仁宗景祐年间,开始种植水稻。役畜的饲养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稳定,农耕恢复,役畜数量大增,唐宋时期,真定的家畜饲养得到很大发展。到元代,真定成为北方粮食主产区,作物以谷、麦为主,是朝廷征收税谷的重要来源。明代,真定府的耕地数量位居河北前列,占到15%。另外农业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种植品种的增加。一是棉花种植推广,明清时真定(正定)已普遍种植,成为北方最重要的产棉区。二是果品、蔬菜种植也很普遍,蔬菜有四、五十种;果品有梨、桃、杏、黄梅、无花果、胡桃、枣、李、沙果、石榴、葡萄等十几种。
繁荣的商业。唐宋时期,是真定城繁盛时期,街市成了重要的商业场所。唐代,城南门外是繁荣的“市”场,宋代,市、坊合建,商业移至城内。宋代,河北西路转运使司驻此,官、民贸易兴盛,为全国21大商埠之一。定窑、磁窑的瓷器,太原的铜器,山东的水果等都由此转销外地;真定、定州的丝织品卖与外商,官方也从这里购粮秣供军需。金元时期,正定城是金朝人口最密集,手工业、商业最发达的城市。元代,不仅内地人来此贸易,西域人也来此经商。元朝统治者建立了真定路纱罗兼造局,这是官办手工业管理机构,劳动者是工匠,人数多、技术高,产品精制。在《马可波罗行记》中,马可·波罗记录了真定城中,民“恃工商为业,饶有丝,以织金锦丝罗,其额甚巨”。表明了真定有发达的丝纺织业。明代,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中心城市的真定,商业空前繁荣。商贾云集,大批晋商、徽商到真定城行商。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集市贸易,城市集贸市场成为市场与城垣结合的典型形式。万历年间,真定城四个大门都开市场。除各行业商店以外,在城内街道和四关设市,十天一轮,周而复始。日用消费品交易的集市,真定城内几乎每天都有。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事。真定有一个知县叫徐天宠,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深得民心。后来,他病逝于彰德府,真定城的百姓竟然罢市一天,来悼念他。可见,集市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何等的地位。
|
|